伴君如伴虎,这句话放在朱元璋的身上,真的是一点也不为过。在小说当中,就有两则故事,说的是有人想拍朱元璋的马屁,结果却拍到马蹄上的故事。 第一则故事,是有人想公开的表示,要拍朱元璋的马屁。对此,在书中第六十三回《征福建友定受戮》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次日早朝,百官行礼方毕,走过中书左丞王博出班奏说:“近奉敕督采黄木建告皇殿,却于建昌蛇古岩采取,忽见岩上有一人,身著黄衣,口中歌道:虎踞龙蟠势苕荛,赤帝重兴胜六朝。八百余年正气复,重华从此继唐尧。其声如雷,万众耸听,如此者三遭,歌毕忽然不见。乞付史馆,以纪符瑞。”太祖听了说:“此事终属诬罔,今后如此无凭信的虚声,一切不可申奏。” 中书左丞王博之所以要回报给朱元璋,一方面,也许这个事情是个事实,另一方面,中书左丞王博也想借机在朱元璋面前表现一下,好好的拍拍朱元璋的马屁。 但是事实,却令中书左丞王博大跌眼镜。朱元璋不仅没高兴,还有点斥责的味道。并且,朱元璋认为,这样的事纯属“诬罔”和“无凭信”,以后一律不许再申报。 第二则故事,可以说是朱元璋逮到了警示百官的机会,只是那个触霉头的人,就有点走背字了。同样是在这一章节当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正及退朝,却见有个内官,着了新靴,在雨中走过。太祖大怒,道:“靴虽微物,然皆出自民财,且非旦夕可就,尔等何敢暴殄天然如此?朕尝闻元世祖初年,见侍臣着有花靴,便杖责说:‘汝将完好之皮,为此费物劳神之事。’此意极美。大抵尝历艰难,便自然节俭。稍习富贵,便自然奢华。尔等急宜改换。”随发内旨,今后百官入朝,倘遇雨雪,皆许穿油衣雨服,定为常训。 这个内官,穿着新靴出现在朱元璋面前,多少有点显示新朝新气象的意思。本来是想穿着新靴,想要证明在朱元璋的领导之下,不管是百姓还是朝廷,人人都是丰衣足食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拍朱元璋的马屁。只是没想到,被朱元璋逮了个正着,被当作不节俭的反面教材,出现在百官面前,这一下,真的是拍马屁拍到马蹄上了! 从上面两个例子可以看出,朱元璋是挺会做表面文章的。第一个例子当中,朱元璋在听到表扬他的话的时候,内心其实是喜悦的,只是不想让别人看出来而已。第二个例子,则是想用元世祖来自比,以便证明,自己是一个称职的开国皇帝而已。
朱元璋的大舅子郭德成,是个人精。有一次,朱元璋叫他进宫,故意问道:“你功劳不小,
【2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