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称非常愿意对华谈判,困惑为啥中方不打电话,布林肯笑而不语! 特朗普于3月28日签署行政令,大幅提高对华关税税率,并且对57个国家启动“对等关税”。 这一举措让美国企业的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从佛罗里达州文具商艾米丽・利抱怨成本暴涨50%便可窥一斑,全美范围内在4月第一周就有超200家中小企业联名上书国会。 金融市场更是遭受重创,4月7日 - 9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飙升,投资者纷纷抛售美债相关资产,对冲基金因高杠杆国债基差交易陷入恶性循环,加剧市场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白宫在贸易谈判中的表现耐人寻味。一方面,特朗普政府试图展现出寻求谈判解决问题的姿态,自4月起就不断释放信号。 白宫特别任务特使理查德・格雷内尔在福克斯新闻频道节目中表明谈判的重要性,仿佛在传达一种白宫渴望打破困局的信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还在4月11日深夜发布“电子产品关税豁免清单”,涉及智能手机等关键品类,看似是一种让步。 然而,这种让步却被视为“偷偷摸摸”,而且并没有换来中方的积极回应,因为中方一直秉持着对话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基础上的立场。 到4月12日,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白宫发言人宣称已有75个国家致电美国达成协议,要求中国跟进,这种以势压人的方式遭到中方坚决拒绝。 其实,美方之前表示电子产品豁免只是临时措施,半导体行业关税即将来袭,内部政策自相矛盾,其真实意图昭然若揭。 而中方在同一天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至125%,这一应对之策让美方不得不重新审视对华政策。 贸易领域,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全球连锁反应。4月9日,加拿大对美国汽车征收25%关税,这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首次大规模贸易战;欧盟提议相互取消工业产品关税却被特朗普拒绝。 在金融方面,美债避险神话破灭,日本虽表示不抛售美债反制关税,但3月减持美债规模达120亿美元,黄金价格在4月第一周上涨4.2%。 在发展中国家,美国的关税政策也给不发达国家带来毁灭性打击,4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谴责美国单边主义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 随着“对等关税”政策的负面效应不断显现,美国政府内部也开始出现动荡。4月8日在共和党筹款晚宴上,特朗普虽宣称贸易战主动权在美国,但当天的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2%,进口原材料成本激增就是有力的反驳。 到了4月,有消息称白宫将成立新的“经济复苏小组”,原有的贸易政策团队被边缘化,这或许意味着那个曾被特朗普视为经济政策核心的关税战略在无声中走向失败。 在这一系列事件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特朗普政府的“对等关税”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在对其他国家造成伤害的同时,也在损害美国自身的利益,打乱了全球贸易秩序。 各方在这场博弈中的表现,都反映出在不同利益考量下的应对策略,而最终的走向还需要根据各方的进一步行动以及国际形势的发展来判定。
特朗普做出重大让步,中方没给面子,美方恼羞成怒:报复很快到
【14评论】【7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