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

灵鹿踏花寻梦来 2025-04-14 18:57:13

1960年,哈军工院长陈赓办公室冲进一个女孩,她大声问:“凭什么不录取我,我就要上。” 陈赓“你谁家的孩子?” 1960年的哈尔滨,秋天已经有了凉意。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是当时中国国防科技的摇篮,培养了无数为国铸剑的人才。这地方可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门槛高得吓人,成绩好只是基本要求,政审更是严上加严。那一年,左太北,一个18岁的女孩,却因为一封“政审不合格”的通知书,跟她的梦想擦肩而过。换成别人,估计早就认命了,可她不干,偏要找个说法,直接冲到了哈军工院长陈赓的办公室。 先说说陈赓,这人可不是一般角色。他1903年出生在湖南湘乡,从小就不是安分的主儿。年轻时投身革命,参加过北伐战争,跑过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里更是立下大功。1952年,毛泽东点名让他去哈尔滨建一所顶尖的军事工程学院,这就是哈军工的来头。陈赓当了首任院长,凭着他的眼光和魄力,把这地方弄成了国防科技的黄埔军校。 再说左太北,她的身世听着就让人唏嘘。她是抗日名将左权的独女,1942年,左权在山西跟日军作战时牺牲了,那会儿她才两岁多。没过多久,她妈也去世了,留下她一个小孤女。幸好彭德怀夫妇看她可怜,把她收养在身边,当亲闺女一样疼。彭德怀是什么人?那可是八路军的副总指挥,铁骨铮铮的汉子,对左太北的教育自然不含糊。她从小听着父亲的英雄事迹长大,心里早就埋下了报国的种子。 可现实给了她当头一棒。1960年的高考,她成绩甩录取线好几条街,本以为稳了,结果通知书下来,四个大字:政审不合格。啥意思?就是因为她二伯左棠,年轻时在国民党那边干过事,政审的时候被揪了出来。这事跟左太北八竿子打不着,她压根没见过这个二伯,可就因为这层关系,她的档案被打了叉。这搁谁身上不得憋屈?左太北气得不行,觉得自己被冤枉了,决定豁出去找陈赓问个明白。 陈赓那会儿正忙得焦头烂额,哈军工刚建起来没几年,啥都得他盯着。招生的事他一般不插手,底下有专门的人负责。可左太北这一闹,事情直接捅到了他面前。他听说有人敢这么硬刚,估计也愣了一下。左太北站他跟前,攥着通知书,情绪激动,但条理清楚,把自己的成绩、志向和委屈一股脑儿倒了出来。陈赓听完,先问了一句:“你谁家的孩子?”左太北报了家门:左权的女儿。陈赓一听,立马明白这事不简单。 陈赓火气上来了。左权的女儿,彭德怀养大的孩子,政审居然不过?这是哪门子道理?左棠那点事早八辈子过去了,左权跟家里划清界限也不是一天两天,拿这个卡左太北,简直是胡闹。他当场拍板,这事得改,左太北必须录取。招生办的人也不敢犟,赶紧回去重新办手续。没过多久,左太北就拿到了新的录取通知书,总算圆了她的哈军工梦。 进了哈军工,左太北的日子并不全是顺风顺水。学校里啥人都有,有些同学听说她的事,私底下嘀咕,说她是靠爹的名头走后门进来的。这种闲言碎语,左太北不是没听到,但她懒得搭理。她知道,嘴长在别人身上,自己得用实力说话。她埋头苦学,课程再难也不喊累,实验再麻烦也咬牙做完。哈军工的训练强度不是盖的,理论课得啃硬骨头,实践课还得下工厂、摸设备,左太北一样没落下。她不光自己学,还跟同学互相帮着补课,慢慢地,大家发现这姑娘真有两把刷子。 几年下来,左太北硬是用成绩把那些闲话堵了回去。毕业的时候,她的论文得了导师的夸奖,同学也对她服气。她没挑轻松的路走,而是选了最苦最累的航天研究所,去搞导弹技术。那年头,航天这行当可不是闹着玩的,条件差,任务重,经常得熬夜啃数据,左太北愣是没一句怨言。她干活踏实,脑子活,解决过不少技术上的老大难问题,研究所的同事都对她竖大拇指。 再说陈赓,他给左太北开了这道门,自己却没看到她后来的成就。1961年,他因为心脏病在上海去世了,年仅58岁。他走的时候,哈军工已经成了中国国防科技的中坚力量,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顶尖人才。陈赓这辈子,打过仗,建过学校,带过兵,样样干得漂亮。他对左太北的事,估计也没多想,就是觉得左权的闺女不能受委屈,公平得给。 左太北在航天研究所干了几十年,参与了不少大项目,导弹技术能有后来的突破,她没少出力。她后来得了不少荣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啥都有。年纪大了以后,她回忆起1960年的事,总说自己运气好,碰上了陈赓这样的好领导。她还说,她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父亲和陈赓的精神传下去,让年轻人知道,革命前辈是怎么为国流血流汗的。

0 阅读:63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

灵鹿踏花寻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