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读常新: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颢东看文学
2025-04-14 19:44:55
我会被文字打动 笔记灵感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瓦尔特·本雅明 著
·
◻️这本书是德国哲学家瓦尔特·本雅明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理论巨著,更是对现代艺术发展的一次深刻洞察。如果你对艺术、文化和技术变革感兴趣,那么这本书不容错过。
·
◻️本书于1963年用德文在法兰克福出版,是本雅明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
◻️全书从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理论出发,深入剖析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变革。
·
◻️作为一位经历了从照相到无声电影再到有声电影时代的思想者,本雅明对电影艺术有着独到的见解。
·
◻️在书中,他高度评价了电影作为一种新兴艺术形式的地位和影响。电影以其独特的“活动的影像”吸引了大量观众,尤其是贫民区的群众,成为当时最重要的通俗艺术形式之一。
·
◻️本雅明认为,电影的偶然发明和迅速发展壮大,使它成为国家意识形态机器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电影也以其消遣性的接受方式替代了传统艺术的凝神专注式接受方式,使传统审美的艺术演变成后审美的艺术。
·
◻️“灵韵”(Aura)是本雅明用来定义早期人文主义机制时期艺术的美学属性的重要概念。
·
◻️在本雅明看来,“灵韵”是笼罩在一切事物上的“映衬意象”,是一种遥远之物的独一显现。然而,在机械复制时代,这种“灵韵”却逐渐消逝。
·
◻️艺术品的独特性、权威性和神圣性被机械复制所打破,取而代之的是碎片化的现实性和平等感知的关系。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艺术品上,更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体验和感知模式。
·
◻️本雅明在书中还提到了机械复制艺术带来的“震惊”效果。
·
◻️以电影为例,它以其新奇的形式和连续不断的画面变化对观众的心理产生了持续不断的冲击和震撼。
·
◻️这种震惊效果打破了传统艺术的静观冥想模式,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无法像以往一样静观沉思,而是随着画面的迅速变化产生波动和反应。这种新的艺术体验方式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也预示着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
·
◻️本书不仅是一部对过去艺术的回顾和总结,更是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启示和预言。它让我们看到,技术变革如何深刻地影响了艺术的形式、内容和接受方式。
·
◻️而后我们或许会领悟到,在当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千变万化的时代,艺术乃至艺术作品的出路,十分值得人们深思。
读书 艺术 搞的就是艺术 阅读 书荒焦虑求推荐 当代读书人 哲学 本雅明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