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一重庆老人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他在去世前,却将所有积蓄送给了自己的主治医生,一分钱也没有留给亲人,但医生的决定却让人为之动容..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09年深秋,一位神色憔悴的老人独自拄着拐杖,在多家医院辗转后来到重庆市肿瘤医院,主治医生田玲接诊后发现,这位名叫杨希贤的老人已是肺癌晚期,面对这位孤单的老人,田玲没有隐瞒病情,而是以真诚和专业的态度与老人沟通,她的坦诚与关怀,让杨希贤在绝望中看到了一线温暖的光芒。 生于1933年的杨希贤,年轻时曾在九龙坡区一家罐头厂工作,那时的他,英俊挺拔,是众多女工心中的理想对象,然而命运弄人,一场不够圆满的婚姻,让他选择了独自生活的道路,离婚后的杨希贤始终未曾再婚,就这样在工厂分配的公寓里,度过了数十载光阴,虽有两个侄子偶尔探望,但日复一日的独居生活,还是让这位老人的内心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孤寂。 疾病的诊断结果犹如一记重锤,但田玲医生的出现,为杨希贤的生命注入了新的活力,她不仅仅是一位称职的医生,更像一位贴心的家人,每当查房时,她总会多停留一会儿,细心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值班结束后,她常常抽空去病房,为老人整理床铺、更换床单,渐渐地,医院里的其他医护人员也被这份真挚的情谊所感染,纷纷加入照顾老人的行列。 在与病魔抗争的岁月里,杨希贤将田玲视若亲孙,2016年,当病情再度恶化时,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作出了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他要将毕生积蓄赠予田玲医生,这个决定得到了两个侄子的支持,他们深知叔叔受到了怎样无微不至的照顾,然而,田玲却坚定地婉拒了这份厚重的心意,在她看来,医者仁心不在于金钱回报,而在于那份发自内心的责任与关爱。 生命渐渐走向终点时,杨希贤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由于身体状况不允许他亲自返乡,医护人员们想出了暖心的办法,他们自发前往老人生活过的地方,用镜头记录下那些承载着记忆的场景:他曾工作的罐头厂、常去的电影院、散步必经的篮球场,还有邻居们真挚的祝福,当这些画面呈现在老人面前时,那些跨越时空的温暖回忆,让他老泪纵横。 最终,杨希贤在众多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安详地离开了人世,他的离去没有遗憾,因为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他感受到了最真挚的关怀与尊重,而那束来自他家乡的花,永远定格在医院的记忆中,成为一段佳话,这束花承载的不仅是一位老人的感激之情,更是医患之间超越功利的纯粹情谊。 信息来源:环球健康2017.3.8重庆老人肺癌晚期挺过8年要把卖房钱送给主治医生
2017年,一重庆老人因肺癌晚期不幸去世,他在去世前,却将所有积蓄送给了自己的主
一桐评这个去
2025-04-14 20:16: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