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在一个街道办工作,分管的是信访工作。刚说了一件事,有些让人理解不了。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带着女儿信访了25年了。一开始反映的问题是说女儿的工作应该分配,但被人顶替了,一直得不到申诉。据朋友说,她这种情况应该在当年属于第一批不包分配的,在人社部门、教育部门找当年的材料,还去学校找过相关的东西,但是一直找不到相应的印证材料。这么多年过去,据他分析,应该是属于她们自己认为还应该分配,但事实上当时政策已经不分配了。她有个姐姐,比她大一岁多,就赶上最后一年分配工作了。 朋友说这母女俩信访是出了名了,不光这一件事,还有占地、拆迁、果树赔偿啥的。 我说占地那些应该都有补偿吧。 朋友说,当然有,但是她们觉得按她们的想法,还是少了。补偿款其实早算好了,也一直在街道账上趴着呢?随时签字随时可以拿走,说出来你估计都不信,有好几百万。但人家就是不拿,母女俩一直就这么穿得破破烂烂的到处信访,真不知道图个啥?姑娘跟着老妈也从一个小女孩成了现在的中年妇女,还一直没成家,成了职业上访户。 我问,她们这事能办么? 朋友说,她们在这个圈影响这么大,要能办的话,早办了,还能等到现在?不过补偿款是随时可以拿的。 我说,那她家为啥不先拿钱? 朋友说,我们也想不通,别看穿得烂、走得慢,腰里是真别着金蛋蛋呢。还有个其他村的例子是,人家拿了巨额拆迁款,把该拿的先拿了,然后信访反映问题,自己日子也好过点不是?这母女俩是该拿的不拿,指望想把办不了的事先办了。老妈把自己从当年的中年妇女熬成现在的老年妇女,女儿自己也成了中年妇女。真正的数十年如一日啊,有这种劲头,拿上几百万,干啥事干不成? 我说,人家那是有信仰,哪像咱们,过一天算一天,乐呵一天是一天。
央妈点名、纪委入驻、网友声讨,三河市“红黑蓝广告牌”越闹越大!某些领导本想借着关
【36评论】【10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