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说:“嫁人的时候,如果被有钱人看上了,一定要嫁给有钱人,而不是嫁给穷人。

爱吃凉历史 2025-04-14 22:26:18

杨绛先生说:“嫁人的时候,如果被有钱人看上了,一定要嫁给有钱人,而不是嫁给穷人。有钱人选择多,仍想和你在一起,是因为真喜欢你,穷人和你在一起,只是因为没得选。“ 杨绛先生这话,听着有点刺耳,但细想想,还真有几分道理。她原名杨季康,1911年出生在北京,家里条件不错,父亲杨荫杭是清末民初的大儒,书香门第出身。从小她就聪明,爱读书,后来考进清华大学外文系,文学功底扎实得很。1935年,她和钱钟书结婚,这俩人都是清华的高材生,才华横溢,门当户对。钱钟书家里也不差,父亲钱基博是知名学者,经济上没啥压力。婚后他们一起去英国牛津大学留学,杨绛一边学业一边操持家务,日子过得虽不奢华,但稳定踏实。回国后,她搞创作、做翻译,写出《洗澡》《我们仨》这样的好作品,还把《堂吉诃德》翻译过来,文学成就杠杠的。她的文字清新又有洞察力,粉丝一大堆。 杨绛为啥会说出“嫁有钱人”这话?她不是拜金,而是觉得经济条件能给婚姻撑腰。她说,有钱人可选的对象多,最后挑你,说明是真心喜欢你;穷人跟你在一起,可能只是没别的路。她和钱钟书的婚姻就是个例子。钱钟书家境好,自己又有才,杨绛也不是普通姑娘,两人结合,既有感情,也有物质基础。留学时,他们租的房子虽然冷,但不用为柴米油盐发愁,能专心读书写字。这种生活给了他们空间,让感情慢慢发酵。杨绛不是说没钱就没爱,而是觉得经济保障能让爱少点负担,走得更远。 这话一出,争议少不了。有人点头,说得太对了,现在结婚没房没车,谁敢点头?现实里,多少情侣因为钱散伙,经济基础不稳,感情再深也容易翻车。尤其在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得吓人,没点钱,连吵架的底气都没有。杨绛那年代虽然没现在这么夸张,但她和钱钟书能安稳度日,靠的就是家里那点底子。可也有人不服,说婚姻就该是爱情至上,钱算啥?把经济放第一位,不就把感情贬值了吗?这话听着有理,但想想,杨绛也没否定爱,她只是提醒大家,爱得纯粹的前提,是日子得过得下去。 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也不是一帆风顺。文化大革命那会儿,日子乱成一锅粥。钱钟书被下放到干校,杨绛在北京挨审查,家里穷得叮当响。她一个人守着空房子,靠着回忆钱钟书的信撑下去。后来钱钟书寄信叮嘱她保重,她还省下饼干寄回去。那时候,他们没钱,但感情没散,互相扶持着熬过来。1998年钱钟书去世,杨绛一个人整理他的遗稿,每天对着那些字迹发呆。2016年,她105岁去世,留下一堆让人回味的文字。她在《我们仨》里写,他们仨就想平平淡淡在一起,干点自己能干的事。这份感情看着简单,其实挺厚重。 说到杨绛这话的深意,其实不复杂。她不是教你只认钱,而是说经济条件是婚姻的底盘。没底盘,车跑不远。她和钱钟书的日子,证明了这点。经济好时,他们能专注彼此;经济差时,他们也能靠感情撑过去。现在这社会,谈钱不丢人,谁不想日子过得舒坦点?可要是光盯着钱,感情变味了,那也没意思。杨绛的意思更像是,找个既有钱又真心的人,这样感情和生活都能兼顾。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但现实里,谁不想要这种双赢? 这观点放到今天,照样能吵起来。大城市里,房价车价压得人喘不过气,没钱还真不好意思谈婚论嫁。可农村里,有些人没啥钱,照样过得和和美美。经济到底有多重要,可能得看你站在哪条起跑线上。杨绛那代人,物质没现在这么丰富,她能说出这话,可能是看到太多穷日子把感情磨没了。她不是冷血,只是看得透。婚姻这东西,说到底还是两个人搭伙过日子,钱不是全部,但也不能啥都没有。 杨绛的婚姻是个样本,但不是标准答案。她和钱钟书有才华,有家底,还有运气,不是人人能复制。现实里,有钱人未必真心,穷人也不一定没爱。她的观点是个提醒,不是铁律。经济能给婚姻加分,但感情才是核心。想想身边的事儿,多少人因为钱吵架,又有多少人没钱也过得甜?杨绛这话,像是面镜子,照出每个人对婚姻的期待不一样。

0 阅读:4
爱吃凉历史

爱吃凉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