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东北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后李兆麟将军的遗容,旁边站着的是她的妻子

运赛过去 2025-04-15 00:04:20

1946年,东北哈尔滨,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后李兆麟将军的遗容,旁边站着的是她的妻子金伯文,当时他的遗体有7处刀伤,喉咙被割破,现场简直惨不忍睹。 1946年,东北哈尔滨,一位英雄在阴谋中倒下。李兆麟将军,抗日战场上的传奇,他的遗体被发现时,七处刀伤触目惊心,喉咙被割破,血迹斑斑,惨不忍睹。妻子金伯文站在旁边,眼睁睁看着丈夫的遗容,泪水止不住。 李兆麟,1910年出生在辽宁辽阳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家里不算穷,但也谈不上大富。他小时候聪明好学,8岁进私塾,书读得不错。可惜中学没念完,父亲去世,家里欠了债,田地被抢,他只能辍学扛锄头干活。即便日子苦,他晚上还点着油灯读书,硬是没让自己变成睁眼瞎。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鬼子占了东北,他看不下去,跟着姨父跑去北平,加入抗日队伍,满街发传单,喊人一起干。 1932年,他回到东北,组建抗日义勇军。开始那会儿,队伍里尽是些土匪出身的家伙,破衣烂衫,满脸横肉。李兆麟靠着民族大义把他们收拾得服服帖帖,带着这帮人打奉天城,烧了日军飞机场,枪支缴了一堆。 1939年,他转战黑龙江,半年干掉七座城镇,灭了250多个日伪军,抓了500多俘虏。1940年,日军围剿,他带着队伍在林子里硬拼,杀出一条路。后来去了苏联休整,还不忘派人回国接着打。1945年日本投降,他回东北当了滨江省副省长,天天忙着重建,熬夜看文件,桌上公文堆得像山。 1946年3月9日,哈尔滨还冷得要命,李兆麟应邀去下属孙格龄家谈事。孙格龄住的小巷子偏僻得很,房子破旧,门前堆着柴火。她热情招呼李兆麟进屋,屋里光线暗,桌上放着茶壶和几个破杯子。她倒了杯茶递过去,李兆麟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对,咸得发涩。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身子一软,冷汗直冒。孙格龄拍了两下手,三个蒙面特务破门冲进来,手里匕首闪着光。一人刺中他胸口,血一下涌出来,另一人划开他肚子,最后一刀割了喉咙,血喷得满地都是。他倒在地上,没了气息。 3月14日,他的遗体被送到告别厅,七处刀伤清清楚楚,胸口和腹部血肉模糊,喉咙被割得深见骨头,旁边凝着暗红血块。金伯文站在那儿,手抖着摸他的脸,泪水滴在地上。战友们低头站着,有人攥拳攥得指节发白。哈尔滨市民听说后,挤满街头,送行的人排出去好几里,哭声一片。 李兆麟被害后,哈尔滨老百姓气炸了。3月24日,公祭那天,天阴得厉害,细雨飘着,街上挤了几万人。老人拄着拐杖,妇女抱着孩子,小孩手里攥着几朵野花,放在路边。他的遗体葬在道里公园北边,墓前立了块灰色碑,刻着名字,雨水打在上面泛着冷光。东北局开了追悼会,黑纱挂满场,上万人到场,发言人声音低沉,讲得铿锵有力,说要继承他的志向。会后,大家自发去墓地献花,花堆得满满的。 后来,哈尔滨为了纪念他,把他遇害的水道街改成兆麟街,街边建了个小纪念馆,里面放着他用过的枪和地图,墙上挂着老照片。1946年4月,共产党接管哈尔滨,道里公园改叫兆麟公园,园子里树多湖静。8月15日,日本投降一周年那天,墓碑揭幕,工人敲开蒙布,群众齐声默哀。墓地周围铺了石板,看着庄重得很。 时间过去,兆麟将军墓成了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碑文模糊了,工匠重新刻了一遍,字迹清楚了。1997年,墓旁多了尊塑像,他穿军装站得笔直,花岗岩底座结实得很。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墓地又修了一遍,贴了汉白玉,亮堂堂的。他的事迹一直传下来,提醒大家别忘了那段历史。

0 阅读:0
运赛过去

运赛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