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包工头“黄德满花3000元接手了一家资不抵债的宾馆,更名为维也纳酒店。起初,酒店无人问津,甚至无法支付员工工资。就在大家都不看好它的时候,黄德满只用了一招,让它会员数超过2000万,成为中国连锁酒店之王! 黄德满这人,命硬得很。1961年,他出生在广东阳江一个穷得掉渣的山村,家里连屋顶都是石头压着防风,小时候光脚跑田埂,裤子全是泥。1977年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可50块体检费都掏不出,他站在村口,眼巴巴看着机会没了。后来,他靠卖毛竹攒了5000块,1987年背个破包,坐着颠得屁股疼的长途车跑到深圳闯荡。 到了深圳,他啥苦都吃过。工地上扛水泥袋,肩膀肿得跟馒头似的,后来当包工头,带着工人搬砖砌墙,手掌全是茧子。再后来攒点钱开小餐馆,生意半死不活。1993年,他干土方工程时,听说深圳有家小宾馆要倒闭,老板甩手卖了。他咬牙掏3000块接过来。这宾馆破得要命,三层旧楼,墙皮掉渣,招牌歪着,大厅几把烂椅子,空气里全是霉味。黄德满站那看了一圈,拍拍手,给它取名“维也纳酒店”,打定主意要干出名堂。 接手后,维也纳酒店惨得不行,客人没几个,登记簿上全是灰,员工没事干嚼槟榔打发时间。黄德满心里急,知道光靠修修补补救不了。他琢磨出一个主意:让普通人花小钱也能住舒服。他跑去家具市场挑床垫,手按着试软硬,选了合适的搬回去铺上。毛巾也是亲自去批发市场挑,摸着找厚实的,叠好放床头。早餐弄得简单实在,热包子配粥,客人吃得肚圆。他还砍掉花哨的泳池健身房,多腾房间,让房价压低,住得踏实。 光这还不够,他想出个合伙加盟的招。把干满一年的老员工拉来开会,问他们想不想自己当老板。他搞了个“人才大学”,白天教怎么管账,晚上教怎么招呼客人,学好了放出去开新店,总部帮着选址装修。利润分成讲得明明白白,店赚了,合伙人拿10%到20%,年底还有奖励,没达标也有5%到10%。这法子一出,员工干劲足了,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 效果很快就来了。客人发现花几十块能住上干净敞亮的房,床单白得晃眼,回头客越来越多。入住率蹭蹭往上跑,忙的时候大堂挤满人。几年下来,会员卡发了1500万张,后来冲破2000万,黄德满站在店里看人头攒动,心里乐开了花。他这一招,硬是把个快倒闭的破宾馆搞成了连锁酒店的头牌。 维也纳火起来后,资本闻着味就来了。2007年,软银赛富投了1500万美元,黄德满带着团队全国跑,选址时踩着泥地,手拿图纸指指点点。新店一家接一家开,门口车挤得水泄不通。2010年,奇立资本又砸2000万美元,他盯着墙上地图豪气地说要全国铺满店。2012年计划A股上市,结果市场一变,没成。他没泄气,站起来接着干。 2016年,锦江酒店看中维也纳,出17.488亿买了80%股份,黄德满留20%。2022年,锦江再收10%,他剩10%。有人问他卖这么多值不值,他摆手点根烟,说生意做到这,能做大就行。锦江加持下,维也纳门店开得跟雨后春笋似的,2023年全国超1400家,总数逼近1800家,稳坐中端酒店老大的位置。开店那天,鞭炮噼里啪啦响,震得人耳朵嗡嗡的。 黄德满也没闲着。2016年他又搞了个和鲜食品科技集团,钻研“0添加”食品,站在车间看机器轰鸣,原料翻滚,成品装袋。他常念叨,酒店让他站稳脚,食品让日子更有奔头。如今回阳江老家,站山坡上看田野和高楼,他从没钱上学的山村少年,硬生生闯出一片天,成了无数人嘴里的传奇。
福建福州,大叔和大姐再婚相处10年,大叔一朝入院,一查账户竟然只有600多元,他
【2评论】【5点赞】
剑道江湖
据说王传福也是穷苦人,靠哥嫂养大的,连办厂的钱都是向表哥借的,借的也不多,才200多万,哦对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打石匠的工资,一天高达两毛四,一个月高达八块的,除去刮风下雨,一年有八十块,两百多万,算毛线
用户84xxx31
[赞][赞][赞]
卡库妖妖
成功后编故事谁不会[哭笑不得]现在人不喝这碗鸡汤了
雕刻时光
1977年50元知道是多少吗,那时一个月才多少。
100年不坏
别他妈再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