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对越作战中,三排长许明习沿小道摸索前进,排了6颗雷,钻进草丛,捡起一

历史有小狼 2025-04-15 01:37:43

1984年,对越作战中,三排长许明习沿小道摸索前进,排了6颗雷,钻进草丛,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河里。接着,他竟跳进河里。可河对岸的敌人,发现了他,并开始架起枪,朝他扫射。战士们瞪大眼,不敢出声。 许明习,安徽人,1978年参军,20岁入伍时还是个普通战士,两年后凭着过硬的素质升为班长。1981年,他在罗家坪大山作战中崭露头角。那次战斗,他单枪匹马深入敌阵,硬是击退了数倍于己的敌人,立下大功,被评为“孤胆英雄”,随后晋升为三排长。到了1984年,对越作战进入白热化阶段,许明习带着他的排上阵,作战风格一如既往地勇猛,甚至有点不按常理出牌。 他带队作战时,从不拖泥带水。拿下148高地那次,他率领一排战士猛冲猛打,从发起进攻到占领阵地,只用了18分钟。这速度在当时的环境下简直不可思议,敌人还没反应过来,高地就易手了。但许明习不是那种只知道硬拼的人,他脑子活泛,经常有出人意料的举动。比如有一次在射击考核中,他作为一等功臣竟然没及格,大家都觉得丢脸,可他不服气,找到团参谋长李明书要了几发子弹再试,终于打出及格成绩。这股不认输的劲头,成了他战场上的底气。 1984年,151高地附近,他又干了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当时部队驻守在盘龙江边,河对岸就是敌人的阵地,气氛紧张得喘口气都觉得危险。许明习却盯着河边的芭蕉林看上了眼。那片林子里挂着金黄的芭蕉果实,他馋得直咽口水,决定冒险去摘点回来。他先沿小道摸索着排了6颗雷,确保退路安全,然后钻进草丛,捡起一块小石头扔进河里试探动静。没啥异常后,他干脆跳进河里,游向对岸。结果刚靠近芭蕉林,河对岸的敌人发现了他的身影,枪声立马响成一片,子弹朝他扫射过来。战友们在岸上看着,心都提到嗓子眼,可谁也不敢出声,生怕暴露位置。许明习居然没被吓退,摘了芭蕉后硬是游了回来,连长气得批评他冒险,他却笑嘻嘻地递上芭蕉,说让连长尝尝鲜。 这事听着挺离谱,但许明习就是这么个人。他胆子大得离谱,有时候让人觉得他做事太随性,甚至有点不顾后果。比如还有一次,他发现阵地前方几百米外有群牛在晃荡,怀疑是敌人故意放来踩雷的。他不听连长劝阻,一个人跑去驱赶牛群,结果忙活半天太累,靠着石头睡着了。工兵班找到他时,他还在那儿打呼噜。事后代团长李明书把他狠狠训了一顿,他却不当回事,觉得不过是小事一桩。 不过,许明习的胆大和随性背后,也有他的担当。1984年7月12日,151高地爆发激烈战斗,敌人从四面八方围攻过来,形势危急。许明习带着九班迎敌,冲在最前面,亲手干掉了好几个敌人。战斗中,一枚炮弹在他附近爆炸,弹片扎进他的小腿和手臂,鲜血直流。战友想背他撤下去,他死活不干,趴在战壕边继续指挥,直到把敌人彻底击退。可等战斗结束,战友们围过来时,他已经没了气息,牺牲时才22岁。战后,他被追记一等功,成了部队里传颂的英雄。 许明习不是完人,他有缺点,有争议,可他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忠诚。1984年的那场战争,他不是唯一牺牲的人,但他的故事却让人记得住。不是因为他有多完美,而是因为他够真实——一个有血有肉的年轻人,既能冲锋陷阵,也能为了一口吃的豁出去。这种真实,比那些高大全的形象更打动人。

0 阅读:147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