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满大街都是? 很多人回答这个问题时,认为是“消费主义的陷阱”,也有人说,这是“体面焦虑”的具象化。说句不中听的,大多人其实是“打肿脸充胖子”,就是为了面子,不想在同事面前“甘落人后”。 另外,社会对成功的标签也过于单一,只将车标、名牌与成功画上了等号,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暗示我们:开什么车,决定你是谁。 于是许多年轻人,开始用五年青春供养一辆贬值的车,不敢辞职、不敢生病、不敢多花一分钱。 甚至遭遇家庭变故后,却拿不出三个月应急的积蓄。 看似光鲜的“面子工程”,实际上困住了很多人的人生,或许,我们该重新审视“面子”二字的重量。 与其让一辆车榨干未来的可能性,不如让存款成为生活的底牌;与其活成别人眼中的“人生赢家”,不如修炼内核里的从容不迫。
今天看到一个触及灵魂的问题:为什么“能拿出30万的人”很少,但30万的车满大街都
红衣君子
2025-04-15 01:45:40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