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娃娃兵老照片一度在网上很火,没想到一位83岁的老人在看到这张照片后,竟激动地流着眼泪说:“这是我呀!” 说这话的老人名叫陈友礼,是贵州毕节的一位老农民。 陈友礼对拍照时的情形,还历历在目。 那是1944年11月的一天,陈友礼所在的第5军200师600团来了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通信兵,陈友礼见他带来一堆没见过的机器,于是上前好奇地询问起来,美国大兵耐心地给他讲解了那些机器,并提出要给他拍照。 当时的陈友礼不过才13岁,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原本他不该出现在战场上,可是在战乱年代,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不知所踪,让他六岁就成了孤儿,只能靠给人干活解决生计。 1941年,国民党在贵州毕节招兵,生活无着的他便想去参军,结果因为年龄太小被拒绝了,次年国民党征兵时,他在报名时谎称已经15岁了,他看到招兵的负责人露出迟疑的眼神,赶紧说:“别看我个子矮,但也能打鬼子。”这话让负责人很高兴,于是破格让他当了兵。 陈友礼之所以对当兵很执着,一是因为实在是没法生存,唯有当兵是条活路,二是目睹了日本人在中国烧杀掳掠,让他心生痛恨,于是有了强烈的抗日决心。 陈友礼被分配到国民党第5军200师600团3营8连,由于他个头还没有枪高,所以连长陆春奉就把他带在身边,让他当了个勤务兵。 得知美国大兵要给陈友礼拍照,陆春奉很高兴,先是把水壶、口粮袋等给他挂在身上,又看到他军帽太大盖住了眼睛,就又套了军帽在里面,让他的脸能露出来。 不得不说,陈友礼身上挂得东西多得不合情理,毕竟那么个小孩子,背这么多东西简直不人道,其实这已经是部队凑起来的超豪华装备了,因为当时条件很艰苦,普通士兵的装备都很简陋,一般就是装着两个硬馍馍的干粮袋和一个水壶,所以陈友礼当时展示的已经是远征军战士最好的状态了。 由于是第一次拍照,陈友礼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举起起右手竖起大拇指,整个人看上去积极乐观,给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也是为什么这张照片会在网上被疯狂转载的原因。 不过,在拍下这张照片后,陈友礼就被人叫走了,因此就连陈友礼自己都没有看到过这张照片。 想起照相那天的情形,陈友礼就不由得想起了连长陆春奉。 陆春奉在把陈友礼调到身边当勤务兵后,在得知了他悲惨的身世后,对他照顾有加,不光在空闲时间教他读书认字,还让他学习射击。 陈友礼手脚麻利,人又很机灵,因此陆春奉很喜欢他,不光吃饭的时候,会挑肉给他,行军的时候还会让他骑马。陆春奉常说,等抗战胜利了,就送陈友礼去上军校,如果他愿意,还可以跟着他回湖南老家去读书。 在拍照之前,陈友礼所在的部队已经参加过松山战役和龙陵战役等多场大规模的战斗,由于陈友礼年纪小,一直没有让他上战场,直到大黑山战役时,由于兵力死伤惨重,本来留守后方的陈友礼也不得不拿起武器参加了战斗。 其实,在战斗初期,第5军已经将日军困在了山顶,并且借助着枪炮的掩护,进攻也很顺利,然而由于后勤补给没能跟上,结果弹药接不上趟,导致被困的日军有了反击的机会,在日军的“自杀式”反击中,战士们死伤惨重,为了补充兵力,像陈友礼这样的娃娃兵才上了战场。 就是在那场残酷的战斗中,由于子弹打光了,陆春奉率领战士们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在厮杀的过程中,他被日军的刺刀伤及大腿,倒在了地上,眼看日军的刺刀又向陆春奉的腹部刺来,陈友礼情急之下射杀了日军,随后他用吃奶的力气背起陆春奉向山下跑去,直到找到救生员,并看着救生员将连长抬走,这才长出一口气。 可是那也成了陈友礼和陆春奉的最后一面,直到抗战胜利,他也没能再见到陆春奉。 抗战胜利后,陈友礼又随第5军卷入了内战,由于在淮海战役吃了败仗,陈友礼所在的部队缴械投降。在解放军的感化下,陈友礼主动加入了解放军,参加了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重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陈友礼响应抗美援朝,随部队前往朝鲜战场打了一场又一场的硬仗,立下了不少战功。 1955年,陈友礼见国家太平,于是主动转业回到老家地质队当工人,然而在特殊年代,陈友礼却因身份历史问题,不仅被开除了党籍,还被劳动改造10年,等到1979年才重回家乡,而他也只能靠务农为生。 原本,陈友礼从不曾与人提起他传奇的过往,没想到在2014年,贵州老兵关怀公益计划的工作人员从档案中获知了他的身份,在慰问他时,给他带了一本抗战老兵照片的纪念册,结果他在翻看那些老照片时,看到了这张“娃娃兵”照片,于是他才激动不已地喊出了:“这就是我呀!” 随后,陈友礼讲述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而这个故事也勾起了他对往事的回忆,让他忍不住泪眼模糊。 不得不说,跨越70年的光阴,让83岁的老人陈友礼意外看到当年的自己,这是历史的巧合也是必然,而他经历的那段时光却如一段英雄的丰碑,被永远镌刻在了历史中。
这张娃娃兵老照片一度在网上很火,没想到一位83岁的老人在看到这张照片后,竟激动地
平原隐者吖
2025-04-15 10:04:27
0
阅读: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