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5日,日本宣告投降之后,汉奸陈公博终于坐上了日本人庇护的飞机,飞向日本京都。飞机之上的他,悬着的心终于算是踏实了一些。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时,汉奸们意识到他们的末日已经临近。 其中一个名为陈公博的大汉奸,在日本将军冈村宁次的帮助下,乘坐日军飞机从南京机场秘密逃往东京,希望在那里隐姓埋名,逃避法律的制裁。 然而,陈公博的行踪并未能保密多久。 时任日本驻汪伪政府大使谷正之,曾在飞机起飞前向日本外务省发送一份密电。此电报详尽记录了陈公博及其随行人员的姓名、人数,并提到他们预计抵达东京羽田机场的时间。 电报还指出,若飞行途中遭遇恶劣天气条件,飞机将暂时降落在青岛,等待天气好转后再继续飞往东京,并请求日本外务省安排人员在青岛机场待命,以便提供必要的帮助。 这份电报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技术室成功截获并翻译。通过这份电报,国民党获悉了陈公博的逃亡计划。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主席何应钦迅速向日本当局发出通知,要求交出陈公博,并联系了盟军统帅部请求协助逮捕。 日本此时已无力反抗,只能提交陈公博在东京的藏匿地址。 在盟军统帅部的协助下,陈公博于1945年10月3日被捕,并被押解回国。 在南京关押半年后,陈公博被转移至苏州接受审判,最终因通谋敌国罪被判处死刑。 1946年6月2日,在苏州狮子口监狱中,死刑执行状得到了批准,决定于次日执行。狱方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决定在执行前夕不通知陈公博,以减少他的精神压力并避免他采取极端行为如自杀。 翌日清晨7点,监狱典狱长将死刑执行状交给一名法警,命令他将文件送至陈公博并获取其签字。 面对突如其来的死亡通知,陈公博一时无法掩饰他的震惊和恐惧,身体不由自主地开始颤抖,他沉默了片刻后,不禁悲叹“完了!完了!” 随后,在8点钟时,监狱内院设置了执行场地,首席检察官韩焘亲自指挥此次执行,他命令法警传唤陈公博。 不久,陈公博身着简单的短衣,脚下拖鞋,步入了院子。他一见到严密的警卫和紧张的氛围,情绪顿时慌乱起来,他焦急地询问:“是否马上要执行了?” 检察官点头肯定,这使得陈公博情绪崩溃,他请求检察官允许他返回牢房更换整洁衣物,并与陈璧君、褚民谊等人告别。 得到许可后,陈公博回到监室,换上了一身蓝布长衫和黄色尖头皮鞋,自言自语表示遗憾:“若昨天能知道,还可以理一次发。” 法警随后押送他前往女监,以便他与陈璧君告别。当陈公博到达陈璧君的监房时,她正在小铁床上休息。 听闻陈公博即将被执刑,陈璧君说道:“想不到你竟死在蒋介石手里,实在死不甘心!”说罢,两人紧紧握手告别。 在陈公博告别了陈璧君后,他又前往褚民谊的牢房。当时褚民谊正在忙着用牛皮纸钉住牢房墙壁上的剥落石灰,试图遮挡不堪入目的墙面。 陈公博进入时,向他说明了自己的处境。褚民谊听后,没有言语,只是默默与陈公博握了握手,然后继续他的工作。 褚民谊此刻心情沉重,因为他自己也已被判死刑,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相同的命运。 回到执行场地,检察官依法对陈公博进行了身份确认和罪状宣读,随后宣布执行死刑。 询问有无遗言时,陈公博透露他正在写给蒋介石的长信,但仅写到一半。 检察官提出是否需要时间完成这封信,可以提供两小时的时间。然而,陈公博颤抖地回应,不需要额外时间,表达了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 在最后的准备阶段,陈公博对负责执行的法警说:“请你打好一点,不要太破相。” 法警们回应道,他们的同事枪法精准,已经执行过多次,每次都做得很好。这让陈公博稍感安慰,尽管仍充满恐惧,他试图保持镇定,与在场的所有人员握手告别。 执行时刻到来时,陈公博被两名法警押送至监狱后园。在他询问站位的一瞬间,一名法警趁其不备,准确地开了一枪,子弹从后脑勺射入,穿过右脸颊而出。 这种突然的执行方式,在心理上减少了受刑者的恐惧。就这样,陈公博结束了他充满争议和罪行的一生。
1931年7月初,日本特务在洮南的一家当铺搜查时,发现了一块“三道梁”手表。这是
【4评论】【16点赞】
东东
蒋光头可是想用他的。只是被全国人民晓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