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的新车上市试驾活动,厂家为了安全或者其他原因,都喜欢在车上放一位跟车人员,有的时候是车企工程师,有的时候是活动公司招来的人。
但是这些人驾驶水平和经验参差不齐。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了。
我在一个试驾活动上,开的比较快,结果跟车这哥们就疯狂举报我,说我危险驾驶。 实际上当天的活动,本来就是有一条专用道路用来试车的,而我开的全部在极限范围内,这人就受不了了,从上午到下午拍我开车,告状。 很搞笑。
有个比较普遍的问题,我一直不太愿意说。那就是很多的试驾活动流于表面,说是试驾,实际上就是让你拍视频用的。很多所谓的动态内容,就是俩车开 30 互相拍摄空镜,然后补点驾驶的口播内容就算交差了。
这有啥用?意义何在?更有某些媒体老师,在山路上随便把车横在路上拍摄,美其名曰动态内容,我不知道除了你人动了,你还有啥动态内容?还有一次试驾活动也是,赛道试驾。某些媒体老师微博上特别厉害,下了赛道过弯还不如下车推的快,后来我们几个人私下找教练要求重新分组,这问题才算解决。
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那就是,试驾活动应该认真分组分类,不愿开的就让他们找个地方好好拍静态,让愿意开的好好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