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爆!129亿美刀打水漂,肯尼迪号航母咋就成了美国海军的“烫手山芋”? 家人们呐

程兆 2025-04-15 12:36:44

惊爆!129亿美刀打水漂,肯尼迪号航母咋就成了美国海军的“烫手山芋”? 家人们呐,今天必须得跟你们好好唠唠美国那艘号称“人类历史上最强军舰”的核动力航母CVN - 79肯尼迪号。这玩意儿现在可真是状况频出,能把人惊掉下巴! 你们能想象不?这航母2015年7月20号就铺龙骨了,按美国海军预估明年交付,这一造就是11年呐,整整4000天!在这之前,建造时间最长的福特级航母也就2755天,差一年就10年了。正常情况下,美国核动力航母建造平均周期才1500天,造一个“肯尼迪”的时间都能造俩“尼米兹”了,这差距,简直离谱到家了! 就说这肯尼迪号,作为福特级二号舰,本来应该借着首舰的经验,把建造周期缩短才对。可它倒好,直接掉进更深的坑里出不来了。它用的那电磁弹射系统,在首舰测试的时候就出大问题了,拦阻20次就故障,这可靠性也太差劲了吧,就跟买了个次品似的。还有那先进武器升降机,到现在可靠性都没达到设计指标,这直接导致建造时间翻了两倍甚至三倍,这不是拿人开涮嘛! 更闹心的是,造这航母的材料老是拖延。2022年订购的原材料,到2024年了还没交付,部分零部件成本三年间暴涨150%。这供应链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让全舰95%完成度的工程卡在最后5%的调试环节,就像临门一脚踢不出去,急死个人了!就好比你辛辛苦苦盖了95%的房子,就差最后装修一下就能住进去了,结果材料没了,你说闹心不闹心? 而且啊,造船厂的工人问题也很严重。纽波特纽斯船厂是美国唯一核航母建造商,熟练焊工平均年龄都55岁了,新招募的工人得培训3年才能胜任精密焊接作业。这人力断层,让船厂产能持续萎缩。现在肯尼迪号面临的问题就是,材料不到位没法开工,我猜这很可能和特朗普跟中国打贸易战有关。可又不能拖,再拖几年工人退休了,就算材料到了,也没人会干,还得先培训两三年工人。这么一来,2026年肯定造不完,估计得奔着2028年甚至2029年去了。这航母在水里都泡了六年了,按美国核动力航母50年设计寿命算,它已经在造船厂水里度过了自己十分之一的设计寿命,15年造一个航母,这简直就是千古奇闻呐! 肯尼迪号可不只是美国海军的一个个例,它反映的是美国海军的系统性风险。随着CVN - 68“尼米兹”号2026年退役,斯坦尼斯号大修推迟到2025年10月,美国航母可用数量将降到9艘,都打破《美国法典》规定的11艘底线了。这逼得美军不得不把没完成测试的福特号提前部署到地中海,这应急部署的窘境一下子就暴露出来了,而接班的航母又因为缺材料迟迟造不出来。这就好比接力赛,上一棒的人都快跑不动了,下一棒的人还没准备好,这比赛还咋跑? 再说说这航母的技术,用的还是十多年前的老技术,虽然打着先进的名号,但核心技术根本没升级,唯一先进的电磁弹射系统可靠性还存疑。再看看咱们中国的福建号,起步晚,但通过陆基试验平台验证技术,舾装速度达到肯尼迪号的3.5倍,这差距一目了然。这就好比两个人赛跑,一个人穿着旧跑鞋,还磨磨蹭蹭的;另一个人穿着新跑鞋,还跑得飞快,你说谁能赢? 最后说说成本,这肯尼迪号建造成本已经飙升到129亿美元,超过首艘福特号的135亿美元(这里原文可能有误,推测想表达的是超过一些预期或类似型号成本情况,为保持口语化逻辑稍作调整表述),战斗力生成周期可能长达14年,这还是没拖延的情况。要是出现拖延,这个时间得拉长到接近20年。这种“烧钱换时间”的模式,美国海军也撑不住了,只能把CVN - 82采购推迟到2030年。这就好比一个人不停地花钱,却看不到回报,最后只能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 现在美国在中东地区看似风光无限,集结了两个航母,还通过全球快速部署大规模集结兵力对付胡塞。但在我看来,这很有可能是美国最后的辉煌了。肯尼迪号航母的困境,就是美国海军衰落的一个缩影。未来美国海军还能不能在全球耀武扬威,还真不好说。咱们就拭目以待,看看这出大戏怎么收场!说不定哪天,美国海军就从神坛上跌下来了,到时候就有好戏看咯!

0 阅读:57

猜你喜欢

程兆

程兆

有个性 无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