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评分:[星星][半星]
影片开篇上演了一段在东南亚地下交易市场的抓捕场面。这段戏如果单独看确实扣人心弦,但在整体叙事中显得比例失调。这种开场方式让观众疑惑:如此大的阵仗是为了强调案件的重大性,还是仅为了营造视觉冲击?
然而,当镜头转向国内,我们才通过短短两个镜头了解到案件的真正起因:嫌疑人 诈 骗 了老百姓100多亿元,围堵警车的都是受害者。这才是整个案件的核心——这么多普通人的血汗钱被骗走了。
电影本应该在这里多花些笔墨,展示受害者的故事和他们生活被摧毁的痛苦。这不仅能让观众更理解案件的严重性,也能为后续刑警的行动建立情感基础。普通人被骗后的绝望与无助,才是推动警方不惜跨国追捕的真正动力,这种接地气的描写会让整个故事更有说服力。
对比《我不是药神》结尾那段情节,在押解徐峥前往监狱的路上,无数曾经买过"假 药"的患者自发前来送行。那种没有刻意宣传却自然流露的民心所向,才是真正打动人心的力量。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宏大的场面,只有一个个真实的面孔和眼神,却让人泪流满面。
《猎狐行动》若能在结尾处增加类似画面——比如受害者拿回血汗钱后重获希望的笑容,或是对执法人员简单的致谢眼神,都能让观众在离开影院后久久难忘。正是这种情感共鸣的缺失,导致观众看完电影后很快就将内容抛诸脑后。
为何《猎狐行动》会让人看完就忘?根本原因在于电影忽视了情感连接的力量。当一部电影只关注"做了什么"而忽略"为什么这么做",观众就很难与角色和故事建立深层联系。
现在的主旋律电影常常过于注重视觉刺激和动作场面,而忽略了情感内核的构建。似乎创作者认为当代观众对深层情感已经麻木,或者觉得只要场面够震撼就能赢得掌声。但真正能够留在观众记忆中的,永远是那些触动心灵的情感时刻。
优秀的电影不仅仅是要展示"我们能做什么",更要深入探讨"我们为什么这么做"。缺少了这种情感和价值观的支撑,再精彩的动作场面也只能是空洞的视觉奇观,看过就忘。
《猎狐行动》有着出色的演员阵容和不错的制作水准,但它本可以成为一部既有张力又有温度的佳作。可惜在情感连接上的缺失,让它只停留在了一部普通的动作片水平,无法在观众心中留下持久的印记。要想避免"看完就忘"的命运,电影创作者需要重新思考故事与观众之间的情感桥梁,让动作电影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