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美国记者跑到义乌问摊主:你们怕不怕美国自己建小商品城?结果摊主自信地甩了一句

绿杨阴里情丝绕 2025-04-15 13:44:13

一位美国记者跑到义乌问摊主:你们怕不怕美国自己建小商品城?结果摊主自信地甩了一句“Never”,直接让记者给干蒙了 摊主说的不是不怕,也不是不会,而是“永远不会”,面对美记者高高在上的模样,摊主就是这么自信。 记者继续嘴硬说“美国会有批发超市”,摊主没忍住笑了出来:美国可以做批发超市,但补给依旧是来自中国。 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确了,你们就是没办法做到我们这样的“世界超市”。 没有熟练的劳动力,缺少不同类型的材料,想做可以做,但原材料要全世界到处进口,最后绕一圈下来的成本贵得吓人。 义乌卖2块钱的东西,到美国这里能卖20元,甚至更高,光是价格上就没有对比性,别说完善的产业链了。 而且义乌这份自信,是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完整制造业网络,比如生产一个圣诞树挂饰,就能细分到数十个零件,而这些是由几十家本地工厂协作完成:一家做塑料零件、一家做喷漆、一家做包装。 这些工厂高度分工,成本被压到极限,反应速度快到按天计算。 这种毛细血管般细密的产业链,不是美国这种制造业空心化多年的国家,能轻而易举就实现的。 他们光是造螺丝、塑料的工厂,都能分散在不同的州,再离谱一些就要跨国了,而义乌商品的所有产品,在当地50公里内就能找齐,成本高低一目了然。 义乌本质上是“中国制造”的微观缩影:把无数小工厂、小商户、小商品用极低成本和高效率串联起来,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毛细血管经济”。 美国想复制,除非能同时搬走中国几十年积累的产业链、廉价劳动力和百万级商户的“内卷”精神——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0 阅读:0
绿杨阴里情丝绕

绿杨阴里情丝绕

绿杨阴里情丝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