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江苏丹阳一6岁女孩被高压线的电流吸住,围观的村民还在惊恐之际,聋哑舅

粉头发的咔咔 2025-04-15 14:36:32

1996年,江苏丹阳一6岁女孩被高压线的电流吸住,围观的村民还在惊恐之际,聋哑舅舅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救下了女孩,没想到,30年后,舅舅几次病危,女孩又从死神手里抢回了舅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凌晨的医院走廊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监护仪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张谊立刻从值班室冲出。 病床上的舅舅呼吸急促,体温居高不下,医生们神色凝重,这是舅舅手术之后的第三次严重并发症,张谊的眼眶里涌满泪水,内心反复呼喊着:轮到我来守护您了。 三十年前的一个夏天,她才六岁,是江苏丹阳村里最普通的孩子,那天,她在田埂上玩耍时,无意间把一根被大风吹断的高压电线误认为是能换糖吃的“长铁丝”,毫无防备地伸出手去。 电流在一瞬间席卷了她的全身,天真无邪的游戏变成了夺命噩梦,村民们惊声尖叫却无人敢上前,年幼的她被牢牢吸附在带电的蛇一般的铁丝上。 听不见呼救声的舅舅,身形瘦削,却第一个冲出人群,他用破旧的塑料鞋猛踩电线,双手不顾自身安危,将她从触电的魔爪中硬生生拽回来。 救人的刹那,他的后背衣服被烧烂,手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烧痕,生死关头,他的无声英勇成了张谊记忆中最深的烙印。 时间像铁轨一样延展,三十年很快过去,舅舅依旧单身无子,仍是淳朴善良的面容,没想到这次倒下的却是曾经的救命恩人。 舅舅被诊断患有贲门肿瘤,不得不摘除了胃,不久又遭遇肠梗阻,二次开腹手术,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接踵而至的肺部感染、持续高烧,几度面临生命危险。 亲戚们相劝送往养老院,张谊却毫不犹豫地将舅舅接到自己家里,独自照顾,她始终记得舅舅当年舍命营救的画面,如今责任落到了她的肩上。 作为人民医院临床药师,张谊白天穿梭于病房,精准指导用药,下班后,家里就化为另一间病房,她成为全职护工,每天将食物和药磨成糊状,用婴儿勺喂进舅舅口中。 舅舅因长期卧床导致腿部肌肉严重萎缩,每晚,张谊都要为他细心按摩,防止肌肉退化,有时深夜,舅舅突发肠痉挛,汗如雨下。 她守在床头,一遍遍轻拍他的后背,重复着三十年前自己被安慰的动作,舅舅虽然无法诉说,却能通过手势与动作感受到这份亲情。 医护经验加之不眠不休的守护,张谊成了舅舅名副其实的“私人医生”,只要病情有一丝反复,她就反复查阅医学文献,对照国内外病例数据,与专家一遍遍沟通调整治疗方案。 每一次方案更改都仔细权衡风险和收益,她记录下每天的生命体征,反复练习康复动作,再用最容易理解的肢体语言给舅舅做示范和指导。 在舅舅意志消极、拒绝进食时,张谊会翻出旧照片或儿时的视频,陪着他回忆往事,用行动慢慢唤起他的求生欲,她的举动感染了身边所有人。 经过几个月艰难的康复锻炼,原本卧床不起的舅舅终于可以扶墙缓慢行走,邻居和同事看到,既心疼又佩服,张谊为此瘦了不少,舅舅体重却缓慢回升。 每当舅舅努力迈出一步时,总会朝着她竖起大拇指,而张谊也会以“触电手势”回应对方,当年生死营救的瞬间,成为今日默契无声的交流方式,每一次对视与示意,都是情感的回响与承诺的兑现。 这一段长达近三十年的守护轮回,既不是单向的报答,更不是责任的负重,而是穿越时光的生命接力。 童年时舅舅用不惧生死的直觉替外甥女抵挡灾难,三十年后张谊则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与细致入微的照顾,为失去健康、孤身无依的舅舅点燃新的希望。 很多人问张谊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她总是答得非常简单:“没有舅舅当年舍命帮我,也就没有今天的我,” 她的回答既包含着难以言说的感激,也道出了这场守护的深意——生命之间的扶持,往往超越功利之心,是血脉与伦理自然而然的传承。 春天到来时,舅舅终于能晒着太阳倚窗而立,张谊也在百忙之中抽空翻看两人的合照,这一刻,她深知三十年前撕裂黑暗的英勇之举没有被遗忘,而今的日日守护更让亲情愈发厚重。 守护不仅仅是每天的照料,更是一种跨越时间和逆境的初心与担当,这一连串生命的交接与回响,就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不朽财富。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扬子晚报2025-04-11《“当年他不顾危险地救我,现在该换我和死神抢回他了!” 丹阳“90后”青年药师张谊:生死相托报恩情》

0 阅读:2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

粉头发的咔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