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平型关大捷的旅团营级干部授衔一览表! 1926年,在农民运动风潮中,陈光被推举为农民协会委员,领导当地农民与地主抗争。马日事变后,当地政权更迭,反动势力抬头,陈光不得不暂时逃离家乡。 1927年底,陈光返回家乡。此时,黄埔五期生陈东日回乡组织农民武装,两人同为同乡同族,相互之间有着较深的了解。陈东日推荐陈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织农民赤卫队,陈光不仅加入了党,而且迅速挖出先前埋藏的步枪,大力支持赤卫队的建设,不久被推举为队长。 在1928年初,朱德和陈毅带领南昌起义军余部穿过广东北部,进入湖南。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支由陈光领导的赤卫队。陈光和他的队伍成了这支流浪军队的向导,将他们带到了栗源堡这一相对安全的地方。 三位领导人朱德、陈毅和陈光在栗源堡共同策划了一场袭击宜章城的行动,期望能在新年期间发动一场大规模暴动,这场行动后来被称为“年关暴动”。 暴动计划实施前,陈光率领他的赤卫队在栗源堡地区进行了武装斗争,烧毁了地契,收缴了外国矿业公司的武装队伍的枪支。朱德还向赤卫队赠送了20支枪。 随着赤卫队实力的增强,他们引起了地方反动派武装力量的关注。地主豪强组织的私人武装力量“挨户团”发起了对赤卫队的“围剿”。陈光带领赤卫队屡次打退敌人的攻击,坚守了整整一天,直到援军到来,迫使敌人撤退。 在湘南起义中,赤卫队不仅参与了战斗,还负责情报收集和道路破坏,有效地支援了主力军的行动。起义最终成功推翻了当地反动派的统治,建立了党的地方政权,并大规模地进行了土地改革。 起义成功后,朱德和陈毅决定北上井冈山,与毛泽东等领导人会师。经过与朱德、陈毅的交流,陈光认识到要真正解放中国劳苦大众,必须将视野拓宽到全国范围。 朱德和陈毅立即将他和他的队伍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陈光被任命为特务连连长,不久之后又晋升为第29团第3连连长。 1931年,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陈光勇敢地冲在前线,不幸被子弹击中右膝。尽管伤势严重,他仍坚持回到阵地继续指挥作战,直至战斗胜利。 1937年8月,红军正式改编,成立了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领导由朱德和彭德怀担任。 1937年九月,正值抗日战争的白热化阶段,115师作为国军中的精锐力量,在平型关展开战斗,由于其地形的特殊性,适合进行山地和近战作战,因此115师发起伏击。 115师首长,包括聂荣臻和罗荣桓,深知与装备精良的日军正面硬撼的不利,故此决定采用伏击战术,充分利用地形与我军的近战特长来抗衡日军的火力优势。 陈光作为这次行动的主攻指挥,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他领导的343旅被赋予了突击的核心任务。在战斗的前夕,陈光与指挥团队深入探讨作战计划,确保每一环节都经过细致的分析与准备。他们选择在清晨时分开始行动,利用曙光尚未完全到来的低光环境,为战士们的隐蔽行动提供天然掩护。 伏击地点的选择考虑了多种因素,既要保证能迅速压制敌人,又要方便快速撤离。战斗前一日,陈光亲自带领团队做最后的地形勘察和部署。他们设置了多个火力点,既有远距离的狙击位置,也不乏近距离突袭的藏身之处。 9月25日清晨,日军队伍毫无戒备地驶进伏击圈。343旅的战士们在完全隐蔽的状态下等待,他们严格遵守命令,不发一言,只等待指挥官的攻击命令。当敌人完全进入伏击区后,陈光下达了总攻指令。瞬间,地面上的战斗变得激烈无比,我军利用地形和预设的火力优势,迅速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打击。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日军被完全困在了伏击圈中。343旅与其他兄弟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击溃了1300余名日军,击毁了大量的军车和物资。 不到一个月后,陈光再次指挥343旅取得了广阳伏击战的胜利,成为八路军中第一支抓获日军俘虏的部队。1937年10月,日军试图绕过驻守娘子关的国民党军,进攻太原。115师奉命阻击西犯日军,陈光再次率领343旅扮演主攻角色,在广阳展开伏击,歼敌近千人,并首次俘获了日军的辎重兵。 1938年3月,陈光因其战功卓著,陈光被任命为115师的代理师长。陈光与罗荣桓等人密切配合,带领115师继续深入敌后,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并在山东一带建立起抗日政权。 1939年5月,日军集中兵力对115师驻地泰西地区发起了猛烈的扫荡。面对强敌的逼近,陈光果断下令撤退,并成功带领部队转移至肥城县的陆房村。然而,日军紧追不舍,对该地进行了长时间的围攻,甚至动用了飞机进行轰炸。陈光亲自指挥,坚守阵地,最终成功抵挡了日军的九次进攻。 在战斗最为激烈时,陈光带领部队实行了夜间突围。借着敌人的疏忽和松懈,陈光指挥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发起了反击,并成功突破了敌人的包围。尽管此次突围中,115师付出了300余人伤亡的代价,但却重创了日军,击毙并击伤日军1300余人,其中包括日军前敌指挥官植田大佐。 1945年,陈光作为山东代表团的副团长,出席了党的“七大”。1954年6月7日陈光去世,享年49岁。
参加平型关大捷的旅团营级干部授衔一览表! 1926年,在农民运动风潮中,陈光被推
江樵品史
2025-04-15 15:02:39
0
阅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