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在贺龙的儿子贺鹏飞的葬礼上,母亲却盯着遗体发呆,哽咽重复着:“儿子啊,你为什么和你父亲一样......” 贺鹏飞的遗憾是什么呢,是出生的时候因为战火,没有跟父亲相处,久久没有团聚,还是长大成人后一直穿着父亲的旧衣服,还是先当工人、再当学生、后当军人没有来得及告诉父亲的遗憾? 还是经历重重阻碍,牵头各方势力,为寻找中国第一艘航母呕心沥血,关注瓦良格号航母的回家,却始终没有见到中国海军的腾飞,没有亲眼看到航母的回归;还是因为过度劳累,明明记着第二天要开会工作,突然离世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没有人知道,只有贺鹏飞夫人担心的看着贺鹏飞在医院内进行抢救,最终抢救失败,只有贺鹏飞母亲在贺鹏飞葬礼上的哽咽悲伤。 “小娃娃呦,贺龙我看着孩子就叫鹏飞吧,跟岳鹏举一样,当个小岳飞嘛。” 关向应笑着给跟贺龙交谈,但可惜贺鹏飞并没有来得及长大,关向应就牺牲了。 解放战争初期贺龙有了儿子,贺龙对这个孩子的出生心疼得很,可惜因为战火的连绵不能长时间跟孩子呆着,但贺龙的家风家教很严,贺鹏飞也颇为乖巧,不嫌贫爱富,不因自己穿着打扮简陋而自卑,是大家口中的好孩子,也是大家心中的好榜样。 贺鹏飞从清华出来后参军,跟父亲和叔叔学着保卫国家疆土,海军,这是一股中国还未生根发芽壮大的军种,装备极为简陋,甚至可以说是寒酸,陆军那时候的发展比海军实在是好太多了,哪怕是空军也要比海军好不少。 在海军工作,贺鹏飞最大的想法是,中国海军得跟上时代,像坦克上舰那样的老办法已经过时了,核潜艇又是秘密武器,不能轻易暴露在各国面前,他把目光放在了航母上,这也是中国一直在追求的事情。 但因为关键技术的缺失,一连研究几艘航母都没能让我国的海军更进一步,并且最大的问题就是,当时中国海军基础太差,他瞄准的目标是瓦良格号,别看瓦良格号只是一个半成品,但他却是苏联的最新一代技术,只是没有钱建造了。 中国对瓦良格号也不太重视,但是在贺鹏飞的不断努力下,国家的目光终于看向了瓦良格号,但乌克兰的要价也很高,以当时海军来说,没钱。 贺鹏飞为了让瓦良格号回到祖国, 先后找了徐增平、邵淳等人出资垫资2000万美元,中间出现了不少的意外,但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把钱补了上去。 没人说得清,徐增平跟邵淳谁对瓦良格号的贡献更大,但这两个人的名字将会牢牢出现在出出现在瓦良格号的记载中。 航母是弄到了,贺鹏飞作为海军的领导本应十分高兴,但很快就出现了新一轮的麻烦,卡在土耳其动不了了,明明只要开足马力,瓦良格号最多不到半年就能回到中国,他们计算过来了,找的拖船是有这个速度的。 但无论怎样沟通,土耳其却始终不松口,贺鹏飞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土耳其狮子大张口,要求的条件远远高于瓦良格号的真实价值,明明近在咫尺,对贺鹏飞来说却远在天边。 让中国糟心的还不止这一件事,1999年的南斯拉夫事件更是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但贺鹏飞知道,他不能坐以待毙,倘若徐增平不能解决这样的事情,那就跟海军的同志再仔细沟通,争取让国家出面,将瓦良格号拉回来。 瓦良格号到家了,却是在贺鹏飞将军逝世的后半年,去世前贺鹏飞还挂念航母,成为他心中永远放不下的念想。 贺鹏飞的去世很快,让贺龙妻子也措不及防,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这样,有人安慰她,却也没有让她远离悲伤,只是不断自言自语。 信息来源:宝鸡政法
2001年,在贺龙的儿子贺鹏飞的葬礼上,母亲却盯着遗体发呆,哽咽重复着:“儿子啊
幽梦入怀情亦真
2025-04-15 15:50:34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