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周某被判死刑,死者张某生前对爸爸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才25岁,我想活命…… 信源:黑龙江日报2025.4.7因琐事引发的杀机,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一审宣判:周立人被判死刑 2023年6月,夏日的湘潭大学校园绿意正浓。 因寝室调整,周立人被安排调入研究生宿舍——一间四人间,他的新室友包括张某某和另一名研究生。 刚入住时,周立人看上去是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他话不多,总是低头看书,作息规律,几乎不参与室友间的日常闲聊。 起初,张某某等人还主动关心他,尝试与他拉近关系,约他一起吃饭、打球,但周立人常常以“还有事”“不习惯热闹”为由婉拒。 随着时间推移,生活琐事接踵而来,矛盾也随之滋生。 室友们喜欢在寝室看球赛、开玩笑,偶尔熬夜,而周立人则极其敏感,一有响动便敲床提醒“安静点”,时间一久,大家难免心生不快。 有一次,张某某不小心动了周立人的书桌,导致其堆放整齐的资料略显凌乱,周立人当场发作,冷着脸将书一一理回原位,还抱怨“别人不尊重边界”。 最让室友难以接受的是周立人的“冷暴力”——他在群里几乎不说话,线下也很少回应别人的问话,哪怕是关于宿舍卫生值日这类公共事务,也总是草草应付。 一次张某某忍不住说:“你要是有意见,直接说出来嘛。”结果周立人回了一句:“我就喜欢安静,不代表我错。” 日复一日,宿舍的气氛越来越紧张,从最初的冷淡、隔阂,到后来的言语冲突、互不搭理,谁都没想到,这些不起眼的日常摩擦,会最终引向一场悲剧的开端。 进入2024年1月,湘潭的冬天寒意逼人,寝室的窗户经常紧闭,空气压抑而沉闷。此时的周立人,已经与室友几乎没有任何交流。 外表看似平静的他,内心却如火山般暗潮涌动。那段时间,他频繁浏览网络,搜索关于“秋水仙碱”的信息。 他下载了大量资料,详细研究其药理作用、致死剂量和中毒症状,还通过某渠道偷偷购入了一小袋秋水仙碱粉末,并将其小心翼翼地藏在寝室衣柜最底层的箱子中。 进入3月,春寒料峭,寝室里的气氛也愈发剑拔弩张。 因开窗、打扫、噪音等问题,周立人与张某某和周某某多次发生激烈争执。 有一次,仅仅因为张某某在晚自习后回来洗了个脚,水声较大,便被周立人斥责“不顾别人感受”。 张某某也忍无可忍,回怼道:“你到底能不能过集体生活?”矛盾几近爆发,几人甚至差点动手。空气中仿佛都凝结着火药味。 4月初,周立人无意中得知,张某某和周某某已向辅导员提交申请,要求将他调出寝室。那一刻,他的情绪彻底失控。 在他看来,这是最后的羞辱,也是他们对自己的“彻底放逐”。他开始反复琢磨那些关于秋水仙碱的资料,报复的念头逐渐扭曲发酵。 4月3日晚,趁室友不在,周立人从衣柜中取出那包秋水仙碱,小心地倒入寝室桌上那罐大家共用的麦片罐中。 动作极其轻缓,生怕发出一点声响。他搅拌均匀,又拍了拍罐盖,仿佛一切都没发生过。 4月7日,张某某食用了被投毒的麦片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随后到湘潭市中心医院就诊。 由于病情迅速恶化,张某某于4月9日被送入重症监护室,10日转至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尽管医护人员全力抢救,张某某仍于4月13日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不幸去世。 张某某去世后,湘潭市公安局雨湖分局立即展开调查。经查,与张某某同寝室的周立人有重大作案嫌疑。4月17日,周立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 2025年1月9日,湘潭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此案。庭审中,公诉机关指控周立人犯有故意杀人罪,并建议判处死刑。 周立人当庭认罪,承认投放秋水仙碱的事实,但辩称购买秋水仙碱是为自己治疗痛风,投毒是为检测药性,并非故意杀人。 法院认为,周立人因日常琐事对室友不满,利用所学专业知识,投放剧毒物质,意图杀害两名室友,致一人死亡。 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动机卑劣,主观恶性极深,社会影响恶劣,罪行极其严重,依法应予严惩。
4月7日,湘潭大学宿舍投毒案周某被判死刑,死者张某生前对爸爸说的最后一句话:我才
柳烟绕古堤
2025-04-15 16:28:25
0
阅读:71
ZJF
必须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