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驻扎在旅顺的12万苏军分批撤离,其装备有偿转让给中国,包括16门Б13

菖蒲繁花居 2025-04-15 18:13:23

1955年驻扎在旅顺的12万苏军分批撤离,其装备有偿转让给中国,包括16门Б13型列车炮。解放军以当时中南军区暂编第7团团部54人及海军抽调的部分人员为基础,组建旅顺铁道列车炮兵团团部。1955年5月19日该团被命名为海军海岸炮兵第21团,归旅顺基地领导。21团没有营的编制,团直辖4个炮兵连,番号为第171、172、173和174连,每连70余人,装备1列装甲列车,列车上载有4门炮,从此我军诞生了一个独特的新兵种——中国人民海军铁道列车炮兵。 1955年4月15日,按照中苏两国1954年10月在北京签订的《联合公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正式接收了旅大地区的防务。当天24时起,苏联海军将该地区的防务交给了中国军队。 为了接收防务任务,海军决定在大连地区组建一支新的炮兵部队,该部队的基础由中南军区暂编第7团的54名团部人员与海军部分抽调人员组成。 这支新部队被命名为旅顺铁道列车炮兵团,其团部设在大连港。通过与苏联方面的协商,部队有偿接收了苏军铁道列车炮兵团的所有装备和设施。 这支炮兵团的编制颇具特殊性。团部下辖4个炮兵连,分别编号为第171、172、173和174连,每个炮兵连装备4门单管130毫米铁道炮。 每个连队由不同的陆军部队改编而成,第172、173、174连分别由第40军120师第358团、第359团和第360团的部分连队改编而来。新组建的炮兵团隶属于海军旅顺基地,直接接受基地的指挥和领导。 旅顺铁道列车炮兵团的防务区域主要部署在大连市的寺儿沟一带铁路支线上。铁道列车炮具有极强的机动性与反应能力,既具备海岸炮的长射程优势,又能够像野战炮一样快速部署,具有很高的机动性,因此被认为是保卫大连湾港口的关键力量。 由于其特殊的作战能力,这支部队承担了极为重要的防务任务,尤其是在海上和港口防卫的作用不可替代。 1955年5月19日,海军发布命令,将这支铁道列车炮兵团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海岸炮兵第21团。这个新的编制标志着该部队正式成为海军的一部分,准备执行新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海军的战略调整使得该团的任务有所变化。1958年,海军紧急调动这支部队,从大连被派往福建厦门的前线,参与对金门的炮击任务。金门地区的战斗一度激烈,而这支部队的铁道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1959年1月3日,第171连与陆军炮兵部队一起,对金门的国民党155炮兵阵地进行了压制性炮击。这一行动有效限制了敌方火力,打击了敌人的炮兵阵地。 接下来的几天里,第171连和第174连再次协同陆军炮兵部队,对金门的国民党炮兵进行惩罚性炮击。这一系列精准的打击使得国民党炮兵不敢再轻易向大陆进行炮击,金门地区的炮火一度沉寂。 到1960年3月15日,海军发布命令,决定将旅顺基地海岸炮兵第21团调给东海舰队。与此同时,铁道炮也开始进行转型,由移动炮车改为固定炮,进行改编。 海军随后撤销了海岸炮兵第21团的番号,原来的四个炮兵连被缩编成三个连,组成了海军海岸炮兵独立第39营,并归福建基地指挥,后改为厦门水警区领导。 1961年2月22日,海军决定将原海岸炮兵第21团的86台铁道炮车无偿移交给铁道部使用,其中大连地区的65台炮车被移交给沈阳铁路局。与此同时,海军还在1960年6月20日组建了海军海岸炮兵独立第45营,将第173连调归该营建制领导。 随着部队的调整和重组,1966年11月,海岸炮兵部队再次进行了大规模整编。海军海岸炮兵独立第39营被改称为海军海岸炮兵独立第7营,原来的第171连被改为独立第7营的1连。 同时,海军海岸炮兵独立第45营被撤销,原属该营的第173连改编为凇沪水警区所属海岸炮兵第2连;而第174连则被编入长涂水警区所属海岸炮兵第1连。 进入1990年代,随着新型武器装备的引入和部队体制的进一步调整,这支曾经以铁道列车炮为主要武器的炮兵部队逐渐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最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序列中撤销。 参考资料:中国海军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编. 《中国海军百科全书 (上、下卷)》 1998

0 阅读:1503

猜你喜欢

菖蒲繁花居

菖蒲繁花居

给你想看的,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