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年,大龄剩女吴藻被迫嫁给杭州丝绸黄家,婚后吴藻女扮男装和长袍书生吟诗作曲

陌上花开四季情 2025-04-15 19:00:39

1821年,大龄剩女吴藻被迫嫁给杭州丝绸黄家,婚后吴藻女扮男装和长袍书生吟诗作曲。没想到丈夫却说:“我无所谓,只要她开心,她做什么我都支持。” 在古代,三从四德的规矩限制了女人的行为,可是吴藻却是个与众不同的女人,没想到她丈夫的做法更是让人惊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让我一起走进吴藻的故事。 “曲栏干,深院宇,依旧春来,依旧春又去;一片残红无著处,绿遍天涯,绿遍天涯树。 柳絮飞,萍叶聚,梅子黄时,梅子黄时雨;小令翻香词太絮,句句愁人,句句愁人处。” 这是吴藻的《苏幕遮》,她妥妥的是一个大才女。 1799年,吴藻出生在杭州,父亲吴葆真是一位丝绸商人,家里非常富有。吴藻是家里的独生女,可想而知,生在这样的家庭,吴藻该有多享福。 虽然吴葆真是个商人,但是他特别注重对女儿的教育,不惜花大价钱为女儿请老师教她读书写字,教她琴棋书画。 吴藻也没有辜负父亲的愿望,十几岁时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女,尤其是在填词上更胜一筹。比如《如梦令》:“燕子未随春去,飞入绣帘深处,软语多时,莫是要和依住?延停,延停,含笑回他:不许!” 不过,吴藻的优秀也为她带来了烦恼,在那个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迈,有才华的吴藻显得与其他女子格格不入,虽然到了适婚年龄,虽然媒婆把她家的门槛都踏破了,但是吴藻还依然是单身,因为她的择偶条件太高了。 吴藻希望能找一个和自己一样可以读书填词的夫婿,而且还要和吴家门当户对,奈何在县城里这样的夫婿打着灯笼都难找,以至于吴藻成了22岁的大龄剩女。 眼看女儿嫁不出去,父母开始着急了,他们对吴藻软磨硬泡,希望她赶紧嫁人。最终父亲吴葆真选中了同样做丝绸生意的黄家的公子,他们家也是个富商。 此时的吴藻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利了,她只能硬着头皮同意。 婚后,黄公子对吴藻非常好,知道她是个文人,就专门腾出一间房来,给她布置成宽敞整洁的书房。吴藻对书房甚是满意,起初她以为丈夫是个文化人呢,虽然不怎么喜欢他,但是她的心里至少得到一些安慰。 没想到,吴藻等丈夫忙完生意回来,高高兴兴给他读自己刚写的诗词时,她傻眼了,虽然丈夫嘴上一直说非常好,但是他的身体却很实诚——直接靠着床头睡着了。 吴藻非常失望,原来丈夫除了能看懂账本,对诗词也是一窍不通啊,很多时候,吴藻因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同频,而生闷气。 不过丈夫虽然不趁吴藻的意,但是丈夫对她非常好,他处处替吴藻着想,而且在生活中一直在讨好她, 给她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家庭琐事一概不让她管。 但是吴藻还是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她需要的是和文人雅士聚会,作诗填词。 别看丈夫内心文化,但是他的心非常细,他看到吴藻整日愁眉苦脸不开心,他就主动提出让吴藻去结交一些文人朋友,出去散心。 吴藻没想到胸无点墨的丈夫竟然还有这样豁达的思想,这让她很是意外。 吴藻接受的丈夫的建议。 不久后,吴藻就和一些文人融入到了一起,为了出门方便,她还女扮男装。 很快,吴藻就结交了赵庆熹、黄宪清等男作家,而且也结交了归懋仪、李佩金、鲍之蕙等文采风流的女作家,他们一起高谈阔论,他们作诗填词,吴藻很享受这样的生活。 吴藻有时候还和他们一起喝酒,周围的人忍不住对她指手画脚,可是丈夫却很纵容她,并且说“只要她开心,她做什么我都支持”。 因为丈夫知道,吴藻和一般的母亲不一样,当然不能用那些道德来约束她。 有夫如此夫复何求?有这样的老公,吴藻真是掉进了福窝里了。 可是吴藻对这种唾手可得的幸福,并不珍惜,她依然我行我素,丝毫不顾及丈夫的半点感受,而且还没能为丈夫生下一儿半女。 不过,吴藻自由自在的生活并没有持续很久,结婚十年后,丈夫就因病去世了。由于对丈夫没有感情,丈夫的死对她来说并没有很伤心。因为她已经习惯了忽略他的存在,不在意他的感受。 可是不久后,吴藻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没有人再对她嘘寒问暖了,没有人再关心她一日三餐了,没有人再容忍她的行为了……她慢慢想起了丈夫的好,她后悔以前把他当做空气一般,但是为时已晚。 如果再给吴藻一次机会,或许她会对丈夫好点,在他记账的时候帮他端个水,陪他说几句贴心话,对他嘘寒问暖。 然而,并没有如果。 之后的吴藻把自己封闭起来,她不再像以前那样我行我素了,而是把自己以前的诗集整理成册。 拥有的时候不懂得珍惜,待到失去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这些才是最珍贵的,但是到了吴藻明白这个道理时,已经晚了。 所以,人生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后悔,珍惜现在拥有的,珍惜身边人才是最重要的。

0 阅读:2
陌上花开四季情

陌上花开四季情

不一样的视角看待这个世界,爱快乐,爱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