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和俄国也是世仇,讲一讲仇怨的开端。
其实,稍微懂点历史的都明白,俄国和其他国家有嫌隙,几乎100%都是俄国先挑起的事端。这次也不例外。
我们知道,1853年,日本经历了美国的黑船事件,被迫同意第2年的春天,给美国以回复。
具体时间是1853年的7月8日。
那一年的第2个月,也就是1853年的8月12号,俄国海军将领普加金率领俄国舰队抵达长崎港,提出划定日俄边界、开放通商及建立外交关系的要求。
尽管俄国比美国晚一个月到达,但幕府同样采取拖延策略,仅同意提供燃料和补给,拒绝签订条约。普提雅廷的行动虽未立即达成目标,却促使日本意识到北方邻国的威胁。
到了1855年,俄国迫使日本签订的条约是《日俄和亲通好条约》(又称《下田条约》)。条约内容有兴趣的可以自行搜索。
日本当时面临西方的美国,东方的俄国,双重威胁。
这还不算完。
1861年2月,俄国军舰“波萨德尼克”号(Posadnik)以“船只故障需维修”为由,强行停靠对马岛芋崎浦。俄军不仅在岛上修建永久性设施,还要求日本提供粮食、建材和妓女,甚至在4月派兵登陆,试图建立军事据点。
对马藩民众组成义勇队,以冷兵器对抗俄军的火枪,迫使俄军暂时退缩。
幕府派外国奉行小栗忠顺赴对马交涉,但小栗缺乏谈判筹码,仅能以“需请示中央”为由拖延。俄国舰长毕里列夫则强硬要求“永久租借芋崎港”,并威胁“若不答应将武力占领全岛”。
英国公使奥尔考克(Rutherford Alcock)认为,俄国在对马岛的行动将打破东亚均势。1861年7月,英国派“科罗曼德尔”号和“珍珠”号军舰抵达对马,与俄军形成对峙。
面对英俄海军实力的悬殊(英国当时拥有全球最强大的舰队),毕里列夫被迫于8月率舰撤离。
再接下来,就是众所周知的日俄战争了。
那场战争之后,俄国人谈日本色变,没想到这个明治维新数十年的东方小国,居然能够爆发出如此强悍的战斗力。
举个例子,沙皇的爪牙哥萨克骑兵,只要俄军侵略到哪里,哪里都有他们的身影。
结果,这群哥萨克骑兵,遇到了日本骑兵之父秋山好古的骑兵部队。
哥萨克骑兵还是采用那种猛冲猛打的战术。
也是没想到,秋山好古这个小鬼子不讲武德,搞了一个战术叫做:骑兵下马➕火力压制。
你骑兵过来,无非是挥舞马刀,或者是射速极慢的不行。可是日本人下马,直接用哈奇开斯机枪,以每分钟600发的速度射击哥萨克骑兵。
这场战争怎么打?
一直到苏联,苏联摧毁了日本的关东军,俄国人的恐惧症这才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