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关税战已祸乱全球 特朗普这疯狂的关税“豪赌”,美国真输得起吗?先看国内,消费者和企业苦不堪言。对华商品加征104%关税后,进口商品价格翻倍,家庭年均支出多了4400美元 ,通用、特斯拉这些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零部件短缺,生产随时可能停滞,制造业回流更是因为劳动力成本和技术空心化成了泡影。股市也跟着遭殃,4月4日美股单日蒸发6万亿美元市值,特斯拉、苹果等巨头市值缩水超2000亿美元,市场陷入“关税—通胀—加息—衰退”的恶性循环恐慌。民众也不乐意了,全美爆发1400多场抗议,加州、得州这些依赖对华贸易的州也公开反对,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再看看国际关系,美国的盟友们纷纷反制。欧盟对美280亿美元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加拿大起诉美国违反贸易协定,日本、韩国都转向加强与中国供应链合作。特朗普还想“勒索”欧盟购买3500亿美元能源换关税豁免,这不是把盟友往外推吗?全球供应链也加速重组,美国想“去中国化”,结果推动了RCEP等区域合作深化。美国在WTO被中国联合46国起诉,俄罗斯、巴西等国加速去美元化,特朗普想颠覆WTO规则,只会让新兴经济体加快探索新的贸易结算体系。
从政策逻辑看,特朗普用“贸易逆差/出口额”算关税税率,被经济学家批“违背基本经济学原理”,纯粹是把经济问题政治化,想掩盖国内结构性问题。历史也给美国敲响了警钟,1930年《斯姆特 - 霍利关税法》让全球贸易萎缩60%,间接引发大萧条和二战,现在美国国债突破36万亿美元,通胀率6%,和当年情况很相似。而且特朗普想靠关税推动制造业回流,可美国缺熟练工人和配套产业链,就算苹果、英特尔迁回,成本飙升也会削弱竞争力,彼得森研究所预测还会让制造业岗位减少75万个。
反观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扩大内需、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等反制,对美出口占比下降,全球市场份额却逆势增长。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4月9日宣布对华125%关税,次日就豁免手机、电脑等关键产品,当儿戏一样,把关税当选举筹码,只会加剧政策不可预测性。摩根士丹利预测,中美僵持3-6个月,美国通胀和中期选举压力就会迫使特朗普妥协,现在已有50多国要求谈判,但中国坚决反制让各国观望。
特朗普这关税“豪赌”,本质是“七伤拳”,想维系美元霸权下的全球贸易体系,又搞保护主义“美国优先”,结果把自己陷入“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困局。短期内或许能捞点政治资本,但经济规律不会被忽视,等超市货架空了、养老金账户缩水、盟友都倒戈,这场豪赌就彻底输了! ai兴趣创作计划热点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