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导演杨洁,1929年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杨伯恺是一名教师,母亲是书店的一名编辑。 1953年的春天,对于24岁的杨洁来说并不美好。一场严重的肺病让她住进了医院,手术室里,医生为她切除了四根半肋骨。这个手术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肺活量受到严重影响,再也无法继续心爱的播音工作。 "我当时觉得天都塌了。"多年后杨洁回忆起这段经历时说道。从延安走出来的姑娘,曾经有着甜美嗓音,在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播报过青岛解放的第一条消息,却因病不得不转入幕后工作。 命运的齿轮总在不经意间转向。次年,杨洁被调往北京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边养病,一边照顾母亲和三个孩子。彼时的她,与丈夫周传基两地分居,在事业和婚姻的双重打击下,杨洁却展现出罕见的坚韧。 1958年,一个转机出现了。杨洁调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担任电视戏剧节目导演。在那个电视还是稀罕物的年代,杨洁带着对戏剧的热爱,开始了新的征程。 然而,家庭生活并不如意。1962年,周传基被打成右派,脾气变得暴躁,夫妻间争吵不断。"我们没有一个节假日不吵架,"杨洁曾回忆道,"我经常抱着一岁多的儿子流泪。"1963年,两人平静友好地办理了离婚手续,三个孩子都跟随杨洁生活。 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并不容易,杨洁对婚姻不再抱有幻想,决心一个人将孩子们养大。然而,命运再次为她安排了转折。1965年,从部队转业的王崇秋进入北京电视台担任摄像,与杨洁成了同事。这位比杨洁小14岁的湖北麻城老乡,悄悄爱上了这位才华横溢、处事风风火火的女导演。 "我喜欢你,要与你生活在一起。"1967年春节,王崇秋送给杨洁两块家乡腊肉时,鼓起勇气表白。杨洁听后大吃一惊:"这怎么可能?你别一时冲动,头脑发热。" 尽管两家父母都不看好这段感情,但王崇秋的痴情最终打动了杨洁。1969年,40岁的杨洁带着三个孩子与26岁的王崇秋再婚,引起社会轰动。很多人不看好,说他们"过不了几年准得离婚",也有人质疑王崇秋的动机是看中杨洁的家庭背景。 然而,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爱的力量。王崇秋用红日般的父爱融化了三个继子女心中的隔阂,在家庭和工作中都以妻子为主,形成了"妇唱夫随"的和谐关系。 1979年,杨洁迎来了事业的又一个高峰——执导第一次"迎春晚会",这被认为是央视第一次真正的春节联欢晚会。 2017年4月15日,88岁的杨洁导演在北京离世,她一手打造的《西游记》已经在全国各电视台重播了3000多次。谁能想到,这部中国电视史上的经典之作,竟是从一场文化危机中诞生的。 那是在1978年,日本翻拍了一部《西游记》动画片,在东南亚大受欢迎,却因荒诞的改编让中国观众愤怒不已。唐僧与妖怪白头偕老,猪八戒跳着魅力无穷的舞蹈,如来佛甚至变成了女儿身。这种对中国经典的"扭曲",激发了国内制作纯正版本的紧迫感。 就这样,53岁的杨洁接到了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一定要为观众呈现一个纯正东方美学的美猴王,真正诠释我大中华的古典艺术。"这个初心,她始终没有改变过。 然而,现实困难重重。当时的电视制作技术十分落后,连基本的特效都无法实现。选景点、选角色、剪辑、摄像,没有一项是顺利的。为了找到完美的拍摄场景,杨洁跑遍了全国30个省份,从贵州黄果树瀑布到新疆火焰山,这些地方因《西游记》而名声大噪。 剧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央视最初拨给的300万元预算,拍到第15集就用光了。"领导让我赶紧拍大结局,但我怎么能半途而废?"倔强的杨洁与领导大吵一架后,自己跑出去筹集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铁道部十一工程局出于对《西游记》的热爱,支持了另外300万元,才让拍摄得以继续。 即便如此,剧组条件仍然艰苦得难以想象。"演员常年住窝棚吃面包,有时候面包发霉了还舍不得扔。"杨洁心疼演员,有空就请他们到家里吃饭。拍摄过程更是九死一生,师徒四人曾差点从高处摔下,杨洁本人也曾摔下山崖。她的丈夫王崇秋作为摄像,一次被砸晕在拍摄现场,另一次被毒马蝇叮咬,整条胳膊得了白癜风。 剧组的辛苦没有白费。1986年,《西游记》公映后立即引发万人空巷,收视率高达89.4%。"师徒四人"一夜成名,商演邀约纷至沓来,一次出场费就有500元。相比之下,扮演孙悟空的章金莱在剧中每集片酬只有90元,整部剧下来共计2000多元。 然而,商业诱惑与艺术理想之间的矛盾很快显现。师徒四人频繁外出商演,甚至耽误拍戏。杨洁忍无可忍:"剧组人员吃着泡面等你们,你们却在外面捞外快。"她甚至威胁要换人。这番话激怒了演员们,他们一边继续拍戏,一边与杨洁保持距离。 后来的新加坡商演事件,更是将这种矛盾推向高潮。杨洁精心策划节目,却发现师徒四人频频请假。原来他们暗中接了其他商演,最终还撇开杨洁,让台长王枫带队出访。当杨洁从他人口中得知真相时,心痛地说:"我宁愿《西游记》不成功。"
张婧仪
【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