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大战打的如火如荼,国内商界却接连传出噩耗,短短一个月内,三位在商界呼风

蕴藏冬夏啥 2025-04-16 03:41:14

¥中美关税大战打的如火如荼,国内商界却接连传出噩耗,短短一个月内,三位在商界呼风唤雨的亿万富豪相继离世,其中既有把土豆种成"金豆子"的爱国企业家,也有让李嘉诚栽过大跟头的商场枭雄。 3月17日,香港恒基兆业创始人李兆基安详离世,享年97岁。这位被称为"亚洲股神"的地产大亨,生前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跟李嘉诚的"世纪对决"。 1993年,李嘉诚盯上了尖沙咀黄金地段的美丽华酒店,打算拆掉重建赚个盆满钵满。谁料李兆基联合何鸿燊半路杀出,以27亿港元截胡成功,直接让李嘉诚账面损失165亿港元。这场被港媒称为"世纪收购战"的商战,至今仍是商学院经典案例。 李兆基的商业哲学和李嘉诚截然不同。他首创"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模式,把地产变成流动性资产,这种"快进快出"的打法和李嘉诚"囤地待涨"形成鲜明对比。 更有意思的是,他给次子取名"李家诚",和李嘉诚仅一字之差,坊间戏称"四叔用名字宣战"。如今斯人已逝,留下的不仅是2000亿港元的商业帝国,还有那句"小利不争,大利不放"的商道真言。 而在4月1日,山东乐陵的马铃薯田里,71岁的梁希森也遗憾离世。这个早年靠收破烂起家的农民,最擅长在绝境中翻盘。 1996年,他承接北京玫瑰园别墅项目,垫资7000万元却遭遇开发商跑路。所有人都以为他要血本无归时,他申请破产重组,以3.98亿元买下产权。恰逢北京叫停别墅审批,玫瑰园瞬间成了稀缺资源,最终狂赚20亿元。 功成名就后,梁希森散尽家财投身马铃薯育种。他投资600万元从荷兰引进优质种薯,在山东乐陵建起万亩试验田。 经过10年攻关,培育出亩产超5000公斤的"希森6号",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垄断。他还自掏腰包4200万元,把老家梁锥村改造成136套联排别墅,被村民称为"当代孟尝君"。临终前,他还惦记着正在研发的抗虫马铃薯,说"不能让中国人的饭碗被外国人端着"。 3月29日,菲律宾"钢铁大王"郭从愿在参加完聚会后遭绑架。家属支付2700万元赎金后,仍在4月9日发现他的遗体。 这位福建籍华商,生前掌控着菲律宾30%的钢铁市场,每年向家乡捐款超2000万元。他的死撕开了东南亚华商的隐秘伤疤——2024年菲律宾发生127起绑架案,30%针对华人,而警方破案率不足10%。 郭从愿的悲剧并非孤例。随着中美关税战升级,大量中国企业转移到东南亚,却陷入"关税洼地"与"安全赤字"的双重困境。 在马尼拉,华商住宅普遍配备高墙电网、私人武装;在雅加达,中资工厂门口常年停放防弹车。这种"用钢筋水泥筑起的安全感",折射出全球化退潮下的生存焦虑。 这三位富豪的离世,只是中美贸易摩擦的冰山一角。美国对华加征的104%关税,让机电、纺织、农产品三大支柱产业首当其冲。 东莞某家电企业负责人苦笑:出口美国的空调,关税成本已超过产品本身利润。浙江柯桥的纺织老板们算过账:一件衬衫出口美国的关税从0.3美元飙升至1.8美元,逼得他们转向研发石墨烯面料开拓欧洲市场。 更微妙的变化发生在供应链上游。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元件商发现,美国客户开始要求"非中国原产证明",倒逼企业将电路板生产转移至马来西亚。 这种"中国原料+东南亚制造"的模式,虽然降低了关税成本,却让中国企业陷入"高端失守、低端分流"的尴尬境地。 面对贸易战的惊涛骇浪,中国企业正在寻找破局之道。格力在墨西哥建厂,美的在越南扩产,形成"离岸制造"新模式;大疆凭借562项专利,让美国加征150%关税的企图落空;稀土企业通过出口管制,让F-35战机成本飙升。这些案例证明,真正的竞争力不在关税数字里,而在创新的生产线中。 三位商界大佬的人生谢幕,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唏嘘。李兆基的"快周转"、梁希森的"逆思维"、郭从愿的"家国心",都在诉说同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惊涛骇浪中,唯有保持创新的锐度、坚守实业的温度、把握时代的脉搏,才能在风雨中屹立不倒。 信息来源:抖音百科 方润华

0 阅读:0
蕴藏冬夏啥

蕴藏冬夏啥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