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森纳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顶级中锋,这也被广泛视为球队在争夺英超冠军、打破近20年冠军荒过程中的最大短板。然而,ESPN最近的一篇分析文章却对这一普遍看法提出了挑战,转而从欧洲足球更广泛的趋势进行探讨。 在过去三个赛季里,没有任何一名阿森纳球员在单赛季的非点球进球数超过17个,整个时期里,只有布卡约·萨卡(37球)和加布里埃尔·马丁内利(30球)打破了30球大关——值得注意的是,两人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中锋。这也加剧了外界呼吁阿森纳引进一名正印中锋的声音。 尽管阿森纳本赛季极有可能连续第三年以英超第二名收官,但他们在防守端的数据却极其出色。根据调整后的“预期失球”指标,自上赛季开始以来,阿森纳的防守效率比联赛中任何其他球队高出20%以上。 然而,相比之下,阿森纳的进攻只能排在英超第三至第五的区间。他们的进攻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全联赛最出色的定位球战术,一旦将数据限定为运动战射门,他们的进攻效率便下滑至联赛第六。 该文章通过引入曼城引进埃尔林·哈兰德的案例,对传统观点提出了质疑。尽管哈兰德拥有“英超史上最强进球能力”,每90分钟能打进0.8个非点球进球,但自他加盟以来,曼城的总进球数从未超过96个,积分也未曾突破91分——这两个数据都低于他加盟前的表现。 利物浦前研究主管伊恩·格雷厄姆用篮球中的“使用率”概念解释了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当球员以射门结束一次进攻时,虽然他所创造的预期进球数可能高于失去控球权的成本……但射门也会付出另一个代价:这往往是以牺牲队友进攻机会为代价的。” 这便是文章中所谓的“后皇马C罗定律”——如果一名球员持续以射门结束进攻,他的个人数据也许会提升,但却可能会削弱球队整体进攻效率。 格雷厄姆主张球队应优先选择具备传球、射门和突破三重威胁能力的攻击手,而非纯射手型中锋。利物浦曾经的进攻三叉戟——穆罕默德·萨拉赫、罗伯托·菲尔米诺和萨迪奥·马内正是这一理念的典范:三人都不是正印中锋,却组成了“21世纪最伟大的攻击组合之一”。 当今数据也支持这一理论。在欧洲五大联赛中,哈兰德在他参与的进攻回合中有22.37%以自己射门告终,这一比率遥遥领先,第二高的球员都未超过17%;相比之下,目前以边锋身份领跑英超金靴榜的萨拉赫,该数据仅为10.74%。 文章还列举了多个没有传统中锋却表现出色的球队案例:皇家马德里在未引进姆巴佩之前就已赢得西甲和欧冠冠军;巴黎圣日耳曼在失去姆巴佩之后反而被视为欧冠大热门;切尔西在没有中锋的情况下赢得2021年欧冠,但在引进卢卡库后反而成绩下滑。 研究表明,中锋在转会市场上通常比其他位置溢价更高,这说明这一角色不仅在传统观念中被高估,在实际操作中也面临巨大的资金风险。阿森纳若引进中锋,不仅需要承担高额转会费,还可能破坏原有的控球与防守体系。 尽管阿森纳确实需要提升进球产量,才能真正超越利物浦与曼城,但文章认为,认为“必须通过一名传统中锋来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本身就是“过时的、缺乏创造力的、高风险且代价高昂的解决方案”。
“皇马夺欧冠,姆巴佩必拿金球奖”,这就是皇马前场一盘散沙的原因。没有姆巴佩,
【7评论】【5点赞】
厷籽
21世纪最佳三叉戟在众人眼中应该就是msn了,其次可以排到bbc,但bbc拿下了改制后前所未有的欧冠三连属于我个人心目中最佳
wliaoc
首先菲尔米诺就是中锋,而且菲尔米诺走后利记也一直在引进中锋,只是引进的中锋不理想,这也说明了好中锋的稀缺性,贵是有道理的。其次,好中锋是解决虐菜稳定性问题,破密集防守时也许能一锤定音,作为三叉戟,缺一个强点,就让对方防守更容易一些,三叉戟都强才是真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