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保卫战,唐生智认为南京高大的城墙,可以阻挡日军爬上来,就是炮轰也不怕。但是,

历史有小狼 2025-04-16 05:45:06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认为南京高大的城墙,可以阻挡日军爬上来,就是炮轰也不怕。但是,日军出动了150毫米和240毫米重型大炮。一共发射1600发150和240重炮炮弹轰开南京城墙。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刚打完,国民政府吃了大亏,日军从上海一路逼近南京。蒋介石开会商量怎么办,最后拍板守南京,点名唐生智当南京卫戍司令官。唐生智这人不是新手,他湖南醴陵出身,早年投军,从北伐战争打出来的,战功不少,资历老。到了1937年,他觉得自己见过世面,南京城墙又是明代修的,高十几米,砖石垒得结实,风吹雨打几百年都没倒。他站在城头一看,心里估计想:这玩意儿还能挡不住日军? 可他没算到,日军这回不是爬墙那么简单,而是直接拿重炮硬砸。唐生智的想法有点一根筋,觉得城墙高就是硬道理,忽略了现代战争的火力有多猛。他守城的决心是有了,但底气多少带点盲目。 南京城墙真不是吹的,从明朝开始修,石头砖头堆得厚实,历史上打仗也没少靠它挡敌。可到了1937年,这城墙再牛,也是个老古董了。日军这次下了血本,调来150毫米和240毫米重炮,这家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发炮弹下去,威力能把房子炸平。12月初,日军对着城墙猛轰,1600发炮弹砸过来,光华门、中华门这些地方扛不住,砖石直接被炸得稀碎。 唐生智原以为城墙能耗住日军,可他低估了重炮的破坏力。以前打仗靠人爬梯子、拼刺刀,城墙确实好使,但现在是工业化战争,火力碾压一切。城墙一破,守军就得跟日军硬碰硬,形势一下子崩了。 唐生智守南京不是光喊口号,他也布置了防线。光华门外放机枪,雨花台设阵地,城里还留了巷战的准备。可问题出在哪?一是兵力不够,守军加起来才十来万,还没日军多,训练和装备也差一截。二是没退路,蒋介石下了死命令不许撤,唐生智只能硬着头皮干。 日军轰开城墙后,守军拼了命堵缺口,比如宪兵教导第2团一个营,死守光华门,88师264旅在中华门外被围,最后全军覆没。雨花台丢了,日军占高地往下打,守军完全被动挨揍。唐生智的计划看着挺全,可日军火力太强,计划赶不上变化。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彻底守不住了。城墙破了几个大口子,日军从光华门、中华门冲进来,巷战打得惨烈,但守军撑不住。唐生智一看大势已去,赶紧撤了,坐船沿江跑了,留下城里军民自生自灭。日军进城后烧杀抢掠,南京成了人间地狱。 唐生智跑回湖南老家,后来隐居起来,晚年老回忆这场仗。他说自己太信城墙了,没想到重炮这么狠,也没安排好城内外的防御。这话听着像反思,但城破那天他跑得快,多少有点甩锅的意思。 南京保卫战为啥输?先说战略失误。唐生智守城的想法太老套,没跟上现代战争的节奏,光靠城墙不顶用。蒋介石逼着死守,也不给退路,等于把部队往绝路上推。守军数量少,组织乱,后勤也跟不上,仗还没打完,弹药和粮食就快没了。 再说武器差距。日军有重炮、飞机,火力甩国军几条街。150毫米和240毫米重炮一发就能炸塌城墙,守军拿啥挡?机枪步枪再拼命,也顶不住人家从天上地下一起轰。这仗输得惨,不光是唐生智的问题,整个国军那时候的装备和战术都跟不上趟。 唐生智守南京没守住,但也不能说他一点用没有。他带着部队硬扛了几天,起码让日军知道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守军那些拼死堵缺口的士兵,也算用命换了点尊严。可惜,这点坚持没改变结局,南京还是丢了,后面的事大家都知道,多惨就不说了。 唐生智晚年回想这场仗,觉得自己低估了日军,也没把防御弄扎实。他的反思来得晚,但多少有点道理。战争这东西,光靠信念不够,实力得跟上才行。

0 阅读:938

评论列表

bruce

bruce

12
2025-04-17 13:27

太平天国,明朝都没守住 现代化工业强国日本来能守住?

猜你喜欢

历史有小狼

历史有小狼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