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稀土管制扼住美军工命脉中国稀土管制,美国被“卡脖子”了?近日,一则关于中国

小豆评科技啊 2025-04-16 06:52:56

中国稀土管制扼住美军工命脉中国稀土管制,美国被“卡脖子”了?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稀土管制的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全球范围内激起千层浪,其中反应最为激烈的当属美国。中国稀土管制究竟对美国意味着什么?影响又有多大呢?这要从稀土的重要性和中美在稀土领域的复杂关系说起。

稀土,素有“工业维生素”和“新材料之母”的美誉,别看它在各种产品中的用量可能不多,但其作用却无可替代。在高科技领域,从智能手机里的芯片,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和永磁电机,再到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稀土都是提升性能的关键元素。在军事领域,稀土更是“战争维生素”,像美国F-35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需要镝来承受超高温;精确制导导弹的激光瞄准系统依赖铕和钇;隐形战舰的雷达吸波涂层必须添加钐和钆 ,一套完整的“爱国者”防空系统涉及超过400公斤稀土元素,一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永磁推进电机需消耗2吨钕铁硼磁体。可以说,稀土直接决定了军事技术的代际差距,若失去稀土供应,美军不仅无法维持现有武器库存,更将丧失未来十年的技术优势。

在全球稀土产业格局中,中国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是全球唯一可以出产全部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稀土储量、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位居全球第一,尤其是中重稀土储量十分丰富,全球绝大部分中重稀土产自中国。同时,中国在稀土精炼领域实力雄厚,全球90%的精炼稀土产自中国 。相比之下,美国虽拥有全球第七的稀土储量,约为140万吨,境内49个州均有分布,但其稀土产业发展却存在严重的短板。自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将稀土产业链中的冶炼等环节转移至中国,逐渐形成了“采矿 - 出口 - 进口成品”的产业模式,目前美国80%的稀土成品依赖中国进口,关键的稀土磁体、催化剂等深加工产品几乎完全受制于中国供应链 。

中国对稀土实施管制,首先对美国的供应链造成了巨大冲击。美国军工企业首当其冲,如F-35战斗机制造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23年中国对镝、铽等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立即启动应急储备机制,但这也只是权宜之计。美国唯一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开采量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15%,且其分离提纯技术长期依赖中国专利 ,这使得美国军工产业在关键原材料供应上面临极大风险,甚至可能导致部分武器装备的生产停滞。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也深受影响,每辆电动汽车需要消耗约2公斤稀土永磁体,中国出口限制导致美国本土电池工厂建设进度普遍推迟6 - 8个月,相关高科技产业面临供应链中断的危机 。

从产业发展角度来看,中国稀土管制使得国际市场上稀土价格出现波动,镨、钕等关键稀土元素的价格在短期内大幅上涨。这无疑增加了美国企业采购稀土的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一些企业可能因成本过高而调整生产计划或产品策略。对于美国的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高端电子设备等,它们需要大量稀土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而中国稀土出口管制使美国企业获取稀土的难度加大,严重阻碍了这些产业的升级步伐,进而影响美国在全球高科技产业竞争中的地位 。

面对中国稀土管制,美国也在试图采取措施应对。美国国防部绕过环保法规,直接注资2.6亿美元在加利福尼亚州建立军用稀土冶炼厂,试图打造一条完全脱离中国掌控的“闭环供应链” ,但该厂年产能仅能满足美国10%的军用稀土需求,且成本是中国的三倍以上,可谓是杯水车薪。此外,美国还加速推进“友岸外包”战略,与澳大利亚等国合作试图重构供应链体系 ,但澳大利亚等国的稀土加工技术同样依赖中国,短期内难以建立起独立于中国的完整供应链。

在技术研发方面,美国能源部重点支持稀土回收技术研发,从废弃电子产品中提取稀土的效率提升至75% ,本土的稀土加工企业也在努力提高分离提纯技术,试图降低对中国技术的依赖。同时,美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了对替代材料和技术的研发投入,探索使用其他材料或技术来替代稀土在相关领域的应用。但这些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国对中国稀土依赖的现状。

中国稀土管制对美国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层次且持久的。短期内,美国相关产业将面临供应链紧张、成本上升、生产受阻等困境;长期来看,这将促使美国重新审视自身的稀土产业战略,加大在稀土开采、加工技术研发、供应链重构等方面的投入,但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美国仍面临重重困难,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时间成本。

0 阅读:2
小豆评科技啊

小豆评科技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