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在上海就打光了,补充进来的新兵很多都是从后方抓来的壮丁兵,再加上指挥混乱,这仗可怎么打啊…?” 1937年冬天,南京保卫战轰轰烈烈地开打了,这可是抗日战争初期最狠的一场硬仗。那时候,淞沪会战刚落幕,咱们几十万大军在上海跟小日本拼了三个月,都快打光底儿了。说句大白话,那时候部分队伍就像“树倒猢狲散”,乱成一锅粥。老兵们在上海拼得差不多了,新兵蛋子大多是临时从老家拉来的壮劳力,训练没到位,装备也寒碜,再加上指挥乱成一团麻,整个战局那叫一个悬! 雨花台上炮火连天,中华门城墙上弹片嗖嗖飞,砖石都被鲜血染红了。第88师的防线被日军炮火炸得稀巴烂,东高地、西高地一个个失守。小日本把炮兵阵地挪到了城墙根儿,炮弹跟下雨似的往死里砸,咱们守城的兄弟伤亡那叫一个惨重。城墙愣是被炸开了个大口子,日本鬼子顺着绳子就往上爬,形势紧张得要命。 “赶紧组个敢死队!”团长扯着嗓子吼,那声音比炮火还响。这时候,一帮子身上绑着手榴弹、背着大刀的爷们儿站了出来,那眼神里没有半点怂样,全是豁出去的决心。“阵地丢了,咱们咋跟南京的老百姓交代?兄弟们,能往后退吗?没门儿!”这一百多号人的吼声,简直要把天给震塌了。一小时之内干掉冲进来的敌人,这是命令,也是能不能活命的关卡。奋勇小队嗖的一下冲向突破口,机枪突突响,手榴弹砰砰炸,战场那叫一个惨烈,简直成了人间的大熔炉。一营长带着队伍往前冲呢,结果被掷弹筒哐当一下砸出去好几米远,但人家那姿势,那气势,还是在给战友们打气,让他们继续往前冲。每个奋勇小队的人心里都清楚,他们豁出命去,就是为了保护身后的老百姓。不过,就算他们再勇猛,也挡不住日军那潮水般的攻势。中华门城墙最后还是被攻破了,老百姓们慌慌张张往北部难民区跑,街道上到处都是逃跑的士兵和受伤的兄弟,场面乱成一锅粥。紫金山、雨花台、通济门,哪儿哪儿都在燃烧,地上流的全是血。到了晚上,下关江面那叫一个乱套,船装太多人沉了,木筏子就跟着水流漂,天上的日本飞机还不断扫射,好多人就这样没了,沉在冰冷的江水里。 这场战斗,胜利是没戏了,但那股子不屈的劲儿,可是杠杠的。老兵打没了,新兵急匆匆地上,指挥乱得跟麻团似的,局势就更糟了。可每个倒下的战士,都证明了啥叫民族魂。“咱们国家有不怕死的兵,好事啊!”这话在历史里头回响,提醒咱们:再难再苦,也有人愿意用生命守护这片地儿。南京之战,虽然输了,但那份荣耀,那是中国人民永不低头的证明。
70年前于抗美援朝战场上缴获的美军棉皮靴,从中便能看出当时双方后勤的差距着实太大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