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用电过程中,是不是常常碰到分闸不跳闸,而总闸却跳闸的情况?今天给大家总结了出现这种现象的三种常见情况,其中第三种尤为关键,大家一定要仔细听。 首先看第一种情况,总闸比分闸更灵敏。打个比方,分闸的动作电流设定为 30 毫安,而总闸的动作电流仅为 10 毫安。当线路中的漏电电流大于 10 毫安,却小于 30 毫安时,由于总闸对漏电电流更为敏感,就会率先触发保护机制,导致总闸跳闸,而分闸则不会动作。 再来说第二种情况,总闸的动作时间比分闸短,或者两者动作时间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线路出现故障电流,即便分闸也达到了动作条件,但由于总闸反应更快或同步反应,总闸就会先跳闸,切断电路。 第三种情况,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那就是当零线发生漏电时,分闸往往不会跳闸,而总闸却会跳闸。这是为什么呢?假如我们使用的是 1P+N 的开关,这种开关在跳闸时,零线并不会断开。一旦零线漏电,漏电故障持续存在,线路中的异常电流也就一直存在。而总闸负责监测整个电路的电流情况,当检测到漏电电流超过其设定值时,就会跳闸。 那么,遇到这种分闸不跳、总闸跳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给大家总结了两种可行的办法: 其一,调整总闸的动作延迟时间,让分闸有足够时间先做出反应;或者直接将总闸更换为普通空开,普通空开在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时,动作特性相对简单直接,有时能避免这种异常跳闸情况。 其二,选择动作电流更小的分闸。这样一来,当线路出现较小的漏电电流时,分闸就能及时跳闸,将故障区域隔离,从而避免总闸跳闸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用电。 大家都学会了吗?如果还有疑问,欢迎随时交流。
大家在用电过程中,是不是常常碰到分闸不跳闸,而总闸却跳闸的情况?今天给大家总结了
采珊聊生活
2025-04-16 08:07:03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