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一旦开战中国将被包围,俄:真正的危险不在外围,而在内部!美国曾表示,只要中美开战,那中国必将陷入被合围之势,可大俄却说,被包围并不是最危险的,真正该担心的是内部的问题,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美国在亚太的军事布局真不是盖的。日本有123个美军基地,韩国有83个,关岛更是西太平洋的战略大本营,舰队、军演一个接一个,摆明了就是要秀肌肉。 2023年,美军在亚太的演习次数蹭蹭上涨,摆出一副“随时能动手”的架势。除了军事,美国还在经济、科技、舆论上使劲挤压中国,想全方位遏制住中国的发展势头。 其实没那么绝对。东盟国家就很会玩平衡术,既跟美国搞军事合作,又跟中国做生意做得热火朝天。2023年,中国跟东盟的贸易额冲破6000亿美元,甩开美国一大截。 这说明啥?美国的军事威慑再狠,也没完全压住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力。合围看着吓人,但缝隙不少,中国也不是吃素的。 俄罗斯学者卡拉加诺夫看得更深,他说别老盯着美国的包围圈,中国内部的问题才是真炸弹。他拿苏联举例子,当年军事实力那么强,最后还不是因为内部治理崩盘才解体的? 中国现在也有些让人头疼的事儿:经济转型不容易,社会分化明显,人口老龄化还越来越严重。 2023年新生儿数量跌破800万,老龄化趋势加剧,这对经济和社会稳定都是个大考验。房价高得离谱、教育内卷、年轻人压力山大,这些问题堆一块儿,确实不能小瞧。 不过,中国也不是坐着挨打的。政府这些年一直在发力,扶贫、科技自立这些政策都干得有声有色,内部矛盾慢慢在化解。 跟苏联比,中国治理能力明显更强,但内部隐患这根弦,还是得绷紧了。 面对美国在外头挤压、俄罗斯在里头提醒,中国没慌,硬是走出了“内外兼修”的路子。对外,“一带一路”搞得风生水起,跟周边国家的经济联系越拉越紧。 2024年,东南亚的基建项目热火朝天,贸易额还在涨,硬生生顶住了美国的经济压力。对内,政府也没闲着,扶贫、教育改革、科技自立齐头并进。 2024年GDP增长5%,高技术制造业占比升到16.3%,经济结构越来越扎实,内部活力也起来了。 这招内外兼顾,看似稳扎稳打,但能不能一直顶住压力,还得看后面怎么走。毕竟外部环境瞬息万变,内部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 美国的合围论和俄罗斯的内部论,合围看着吓人,但中国靠经济牌和外交手腕还能撕开缺口;内部问题听着低调,可一旦失控,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苏联的教训摆在那儿,大国要垮,往往是内忧压垮了外防。中国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外部压力能扛,内部也在修补短板。历史告诉咱们,治理好自己比啥都重要,但这平衡找起来,可没那么容易。 美国说中国会被包围,俄罗斯说内部才是隐患,这场博弈谁占上风?眼下中国内外兼修走得挺稳,可未来咋样,谁也说不准。外部的军舰、内部的矛盾,哪个更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