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才是第三者!”宋美龄怒闯戴公馆,当面甩小三一巴掌,没想到对方强势反问:“咱俩到底谁是小三!”气得宋美龄侄女提枪要冲,最后怎么样了? 1921年冬,上海东华酒店的宴会厅灯火辉煌,15岁的陈洁如身着淡蓝色旗袍,站在人群中略显局促。她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一位身着军装的男子——34岁的蒋介石,正笑容满面地与宾客寒暄。 突然,他转头看向她,眼神炽热,仿佛整个大厅的喧嚣都静止了。陈洁如心跳加速,赶紧低头,却听见他穿过人群,径直走来,低声问:“小姐,方便告知芳居何处?” 她慌乱中报了个假地址,逃也似的离开。谁能想到,这一刻的邂逅,竟将她推入一段爱恨交织的悲剧?蒋介石为何如此执着?这场婚姻又将如何收场? 陈洁如幼年随父移居上海,父亲陈学方靠纸商生意发家,家境殷实,让她得以进入蔡元培创办的爱国女校,接受新式教育。 1919年,14岁的她在上海富商张静江家中初遇蒋介石。彼时,蒋介石已是孙中山的得力干将,却背负着两段婚姻:原配毛福梅是父母包办的妻子,妾室姚冶诚则是出于感恩收留。 33岁的他,事业未定,情感却被年轻的陈洁如点燃。蒋介石的追求堪称狂热。被陈母断然拒绝后,他不惜死缠烂打,频繁送礼、邀约,甚至用土味情话轰炸:“白天想你,晚上梦你。” 1921年,陈父病逝,家中陷入混乱,蒋介石抓住机会,送上名贵棺椁,披麻戴孝操办丧事,感动了陈母。 陈母最终松口,但要求蒋介石以单身身份迎娶。蒋介石谎称已与毛福梅离婚,1921年12月与陈洁如成婚,为她改名“洁如”,寓意“洁白如雪”。 婚后,陈洁如随蒋介石回奉化祭祖。毛福梅虽心有不甘,却受“三从四德”束缚,表面大度,亲自迎接,还让蒋经国、蒋纬国称陈洁如为“上海妈妈”。 陈洁如年轻识礼,落落大方,赢得蒋氏宗亲称赞。她以为找到了真爱,陪蒋介石度过1922年永丰舰危机,形影不离。蒋介石也曾在信中写道:“此生唯爱洁如一人。”然而,这份甜蜜如昙花一现。 1926年,蒋介石在广州一场舞会上邂逅宋美龄。彼时的他,已是黄埔军校校长,手握兵权,政治野心膨胀。宋美龄出身宋氏财阀,精通英语,受西方教育,是蒋介石通往更高权力的理想伙伴。 宋美龄开出条件:结婚前,蒋介石必须清空后宫。蒋介石再次面临抉择。毛福梅和姚冶诚在蒋母支持下“离婚不离家”,留在奉化侍奉老人。而陈洁如,无子嗣、无家族依托,成了牺牲品。 1927年初,蒋介石在九江向陈洁如摊牌,提出“政治婚姻”计划,承诺五年后复婚。陈洁如心碎却无奈,经济与情感上皆依赖蒋介石,只得同意。 1927年8月,她带着10万元旅费登上赴美轮船,泪眼模糊中告别上海。船笛长鸣,她的心也沉入深渊。仅仅一个月后,蒋介石在《民国日报》刊登离婚启事,与宋美龄完婚。 陈洁如在美国并未虚度光阴,她苦学英语,钻研园艺与养蜂,考入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硕士学位。1933年,她按约回国,满心期待蒋介石兑现诺言,却被安排住进总统府秘书长吴忠信家中。 蒋介石避而不见,宋美龄却带着外甥女孔令伟上门。宋美龄怒斥陈洁如为“第三者”,甚至甩了她一耳光。孔令伟叫嚣:“拿枪崩了她!”陈洁如不甘示弱,反问:“究竟谁才是第三者?” 宋美龄理亏,恼羞成怒,砸烂屋内摆设后离去。据《陈洁如回忆录》,蒋介石为此与宋美龄大吵,脸上被花瓶砸伤,数日不敢露面。 陈洁如心灰意冷,选择隐居上海法租界,抗战期间深居简出。1961年,她移居香港,蒋经国为她购置公寓。她终身未再婚,1971年病逝,享年65岁。 她的养女陈瑶光陪伴至终。据1993年出版的《陈洁如回忆录》,她曾写道:“我信了他的誓言,却忘了世事无常。”
解放战争时期,为什么国民党军队只要是被我军包围了,就大多数都难逃覆没的结局?他们
【6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