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好奇为啥中美较量没人出来当和事佬?答案其实挺简单。这场博弈,最开始是美国想跟

苍鹰展翅霸苍穹 2025-04-16 13:51:04

有人好奇为啥中美较量没人出来当和事佬?答案其实挺简单。这场博弈,最开始是美国想跟全世界掰手腕,后来其他国家都缩了,压力全落在中国身上,变成了中美单挑。这种局面的形成,背后是两股洪荒之力的碰撞——美国要守霸主地位,中国要争发展空间,其他玩家要么站队,要么装瞎,根本插不上手。 回看2018年贸易战刚开打那会儿,世界还指望着WTO这类国际组织能当裁判。结果美国直接掀桌子,把中国告到WTO的7个案子全撤诉,转头就用301条款加征关税。当时全球前20大经济体里,有15个国家的驻WTO大使联名发公开信求情,可特朗普政府压根不理。这就好比拳击赛打到一半,裁判突然跳下台说“你们自己玩”,观众席集体噤声。 欧洲国家最开始还想当调解员。默克尔2019年顶着压力来中国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想着用欧盟市场当筹码两头说和。结果协议刚签完,美国立马在新疆问题上发难,欧盟议会反手就把协定冻结了。这种反复横跳直接导致欧洲信誉破产——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企业宁愿多花30%成本从中国进口光伏板,也不敢再信欧盟的“能源自主计划”。 亚洲邻居们更现实。日本前脚跟着美国搞“芯片四方联盟”,后脚就悄悄把半导体设备对华出口量恢复到制裁前85%。韩国更绝,三星2023年把西安闪存工厂产能扩大两倍,嘴上喊着“配合美国供应链审查”,实际连一台光刻机都没撤走。这种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操作,把“骑墙派”的精髓发挥到极致。东盟十国去年对华贸易逆差扩大38%,可照样签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毕竟谁会和饭碗过不去? 最魔幻的是联合国。安理会这些年讨论中美议题,基本就是菜市场吵架现场。2023年5月美国提议制裁中国科技企业,15个理事国里7个弃权,俄罗斯直接甩出华为5G基站照片说“这算威胁?”现在联合国会费中国交到15.25%,美国欠着10亿美元会费不给,秘书长古特雷斯只能和稀泥:“气候变化才是人类共同敌人。”好好的国际调解平台,硬是变成了大型踢皮球现场。 军事领域更没人敢劝架。美军在亚太部署的F-35数量从2018年48架暴涨到现在的142架,解放军同期把歼-20机队从30架扩展到200架。去年香格里拉对话会,奥斯汀和魏凤和相邻而坐,两人中间隔着2米宽的过道,连眼神交流都没有。这种“冷对抗”让周边国家瑟瑟发抖——菲律宾海军今年和美日军演时,特意把登陆地点选在远离台海的巴拉望岛,生怕被误伤。 经济纠缠才是真正的死结。中国持有美债从1.3万亿美元降到7700亿,但美元结算占比仍在跨境交易中占49%。美国嘴上喊着“去风险化”,身体却很诚实——今年前5个月对华风险投资反而增长17%,红杉资本刚给中国AI公司智谱清言砸了4.5亿美元。这种“政冷经热”让想劝架的国家无从下手,总不能逼着马斯克把上海工厂拆了吧? 文化战场更凸显荒诞。好莱坞大片在华票房占比从2019年的42%跌到今年18%,可《变形金刚7》里中国品牌广告植入反而多了三倍。TikTok听证会上美国议员咆哮6小时,转头就在自家竞选账号发短视频拉票。这种精神分裂式对抗,连《纽约时报》都吐槽:“我们到底在封杀什么?” 说到底,没人劝架是因为劝不动。中美经济总量占全球42%,军费开支合计占全球52%,科技论文产出占全球61%。当两个巨人在瓷器店打架,其他玩家最佳策略是躲到墙角护住脑袋,而不是冲上去拉架。就像1991年苏联解体时,全世界突然明白两极格局的“坏秩序”也好过无秩序的混乱——现在大家忍着耳鸣围观中美对决,至少知道瓷器店还没塌。

0 阅读:1443

猜你喜欢

苍鹰展翅霸苍穹

苍鹰展翅霸苍穹

苍鹰展翅霸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