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从第96分钟回看昨天的比赛可以发现几乎每一个环节都是灾难性的处理。
第96分钟,国安获得一次反击机会,曹永竞得球后沿右路高速突破,用尽了自己最后一点体力,让球尽量远离本方半场,进一步消耗时间,这个没什么问题。但随后的一系列操作完全可以被列为反面教材,先是法比奥中路得球后一脚非常勉强的射门,不过好在皮球弹到队友脚下继续控制,紧接着杨立瑜继续来了一脚射门,直接放了高射炮。要知道,第四官员出示的补时时间正是6分钟,杨立瑜这脚不着边际的射门直接将球权给了对手,有了后续一系列发展。
补时最后一分钟手握一球领先,我觉得不会有哪个职业教练教你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完成一脚勉强的射门。塞蒂恩不会,再往前苏亚雷斯甚至是斯坦利、比利奇也不会。
此后对方获得球权后直到王刚犯规送给对手定位球机会,全程无一人对对方前插的球员进行盯防,哪怕是任何肢体语言上的交流都没有,直到最后王刚发现后产生犯规,正是由那个定位球演化成了角球和进球。
更不要说最后对手扳平球的盯人问题了,既不是人盯人,也没有守住区域,完完全全的漏人。
以上问题不是换一个教练、换一个外援能解决的,这是长此以往球队缺乏比赛强度,总抱着“打卡式”的心态完成比赛时所留下的遗毒。我总反复提俱乐部的管理水平,很想知道这种现象怎么采取措施去干预和避免?出现了问题所谓的“总结和反思”又是什么?今天早上还在群里聊天,一位朋友说昨晚当外界公认“技术水平差、心态也不稳”的柏杨都在本方半场做起了脚后跟传球,可想而知国安到底把比赛当成什么了,是不是想得太简单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好的东西培养起来费时费力,想学坏总是很容易。
北京国安[超话]
麒麟1391
我是假球迷……区域防守……就是站在一个无形的⭕里,不管⚽在哪,也不管对方球员在哪,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