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狂砸200亿,长安要在“天空争夺战”中突围

新浪财经 2025-04-16 14:45:44

近日,在2025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现场,长安汽车宣布了一系列未来发展规划,包括在未来三年内推出35款数智新汽车,并计划于2025年年底启动新一代飞行汽车的试飞工作。

2024年12月,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曾表示,未来5年,长安汽车将在低空经济领域投入超200亿元,快速推动飞行汽车产业发展。未来十年,投入超1000亿元努力探索陆海空及人形机器人立体出行解决方案。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3.5万亿元。

长安汽车正以“十年千亿元级投入”的姿态,抢占这场万亿级产业革命的先机。

全链条布局飞行汽车

此前,长安汽车已开始全链条布局飞行汽车领域。

2024年12月,长安汽车与亿航智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告进军飞行汽车领域。双方计划成立未来出行生态科技合资公司,围绕飞行汽车(含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和狭义的陆空两栖飞行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展开深度合作。

技术研发方面,长安汽车依托全球研发中心(二期)建设项目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聚焦人工智能、系统安全等前沿领域,计划未来十年投入超300亿元,组建3000人专家团队。与亿航智能的合作则进一步强化了长安汽车在垂直起降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技术储备。

2025年2月,深蓝汽车CEO邓承浩曾在微博上介绍过一款印有“长安汽车”字样的飞行汽车,该飞行汽车采用8悬臂16旋翼设计,支持原地垂直起降,最大航程30公里,最高时速130公里/小时,并搭载AI自动驾驶系统。

在生产制造环节,长安汽车正加速布局低空产业生态。其全球科学与艺术中心建成后,将与两江新区已有的无人机制造集群(如亿飞智联、逐际航空)形成协同效应。同时,龙兴通用机场的空域资源和试飞条件,为飞行汽车的研发验证提供了天然优势。

此外,位于重庆市渝北区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于2024年正式启用,工厂设计新能源汽车年产能为28万辆左右。该工厂以“全制造流程数字化”为目标,广泛应用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40余项先进技术。

生态构建方面,长安汽车通过开放软件接口和SDK工具服务,吸引全球开发者参与应用场景创新。例如,在2025长安汽车重庆马拉松活动中,其展示的机器狗舞狮、机器人跑团等技术,已初步勾勒出“汽车+机器人+飞行器”的立体生态雏形。

或重塑长安汽车版图

长安汽车杀入飞行汽车赛道,既是对市场趋势的敏锐捕捉,也是其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的必然选择。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交通拥堵、物流效率低下等问题日益凸显,低空经济被视为破解城市病的“新钥匙”。重庆作为山城,特殊的地形对立体交通需求尤为迫切。

2024年9月,《重庆市推动低空空域管理改革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到2025年将新建200个通航起降点,实现低空飞行“县县通”,为飞行汽车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积累为飞行汽车提供了底层支撑。其自主研发的SDA架构、天枢智驾、全固态电池技术,均可与飞行汽车共享。

例如,电动化技术可降低飞行器的噪音和能耗,自动驾驶算法可迁移至飞行控制系统,而固态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则为长距离飞行提供可能。此外,长安汽车的电池、芯片、传感器等供应链网络也可与飞行汽车业务形成协同,降低研发成本。

在传统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飞行汽车成为长安汽车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关键。

据统计,2024年长安汽车新能源销量达73万辆,但行业整体增速放缓、利润空间压缩。而低空经济尚处蓝海阶段,且与汽车产业存在技术关联性,符合其“立体化出行”的战略定位。

更重要的是,杀入飞行汽车赛道不仅是单一产品的突破,更是长安汽车布局海陆空立体交通解决方案的关键一环。

同时,长安汽车称,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这将进一步延伸服务场景,形成“出行工具+服务机器人”的协同生态。

从汽车到“空天母舰”,长安汽车的飞行汽车计划,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一场产业革命。在政策支持、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下,长安汽车能否在这场“天空争夺战”中突围,或将改写全球交通产业的未来格局。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