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马承源在香港的一家古玩店闲逛,看到角落里有一套青铜编钟。马承源问价,

雨后清新绿意新 2025-04-16 16:18:00

1990年,马承源在香港的一家古玩店闲逛,看到角落里有一套青铜编钟。马承源问价,店主暗喜,直言道:“六万港币,你要的话五万。” 1990年,一个闷热午后,马承源漫步在狭窄的古董街上,汗水浸透了他的衬衫,他原本只是想避开烈日,却不经意间被一家不起眼的古玩店吸引。 店门半开,昏黄的灯光从里面透出,与外面刺眼的阳光形成鲜明对比,马承源推开门,一阵凉爽的空调风迎面而来,夹杂着淡淡的檀香味,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 店内陈设古朴,各式古董错落有致地摆放着,马承源的目光扫过青花瓷器、玉器雕刻,最后停留在角落里的一套青铜编钟上,这套编钟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表面略显斑驳,但依然能看出其精美的纹饰。 马承源走近细看,手指轻轻抚过编钟的表面,感受着金属的冰凉,他注意到钟面上有铭文,这引起了他的兴趣,作为上海博物馆的馆长,他对青铜器颇有研究。 "这套编钟多少钱?"马承源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期待。 店主是个上了年纪的老人,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正在整理账本,听到问话,他抬起头,眼睛一亮,"六万港币,"他说,然后又补充道,"不过看您也是爱古董的,这样吧,五万就成交。" 马承源心中一惊,如果这套编钟是真品,这个价格简直是白菜价,但如果是赝品,那就是一笔不小的损失,他陷入了沉思。 就在这时,一阵突如其来的雷声打断了马承源的思绪,窗外,乌云密布,大雨倾盆而下,雨滴敲打在玻璃窗上,仿佛在催促他做出决定。 马承源抱着编钟走出店门时,雨水已经不大,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清新,他看着怀中的编钟,心中充满了期待和疑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马承源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这套编钟,他查阅文献,咨询专家,甚至亲自前往西周遗址考察,尽管遇到质疑和困难,他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 一年后,山西考古队的重大发现为马承源的坚持提供了有力证据,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与马承源的编钟风格相符,铭文也极为相似,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编钟的真实性,也为西周青铜器制作技术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马承源的"慧眼"让这套被命名为"晋侯苏钟"的编钟重见天日,成为了国宝级文物,这个发现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重要补充,也是对文物鉴定工作的一次有力肯定。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0 阅读:57
雨后清新绿意新

雨后清新绿意新

雨后清新绿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