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星云大师李国深去世前,再三嘱咐:“我没有舍利子,不要烧。”弟子听后并未说话。当他圆寂后,他的弟子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将师父烧了,烧出了25颗舍利子。 主张舍利子并非佛教核心的星云大师,与弟子的想法相悖,这让他也很无奈。他的弟子们根本就不相信大师说的话。 在弟子们的认知里,舍利子是得道高僧修行的成就,也是留在世间的精神遗产。 星云大师将一生都献给了佛门,传承佛法、普度众生,怎么可能会没有舍利子呢? 所以,96岁的星云大师于2023年2月5日圆寂后,遗体还是被弟子们火化了,而且还得到了25颗舍利子。 李国深是江苏扬州人,1927年出生于一个商贾之家。 小时候,他经常跟祖母到寺庙里进香祈福,对佛门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 1937年冬天,在南京做生意的父亲音信全无,心急如焚的母亲便带着他前往南京寻亲。 但那个时候的南京,已经成了炼狱,母子俩也在躲避的过程中失散。 年幼的李国深,在满目疮痍的南京街头四处寻找,始终没有找到母亲的身影。 无奈之下,他只得跟着好心人,躲进了收容难民的栖霞寺,并在僧人的感召下成了一名小沙弥。 兵凶战危、物资紧缺,佛门清修之地也没能避免侵略者的波及。 那段成长经历,也是李国深一生中的至暗时刻,每天都饱受饥饿和死亡的威胁。 为了赈济灾民,法师命人从佛祖身上刮下金粉,用来换取必要的生活物资和药品。 很多僧人对此都噤若寒蝉,吓得不敢动手,但法师却告诫弟子:“佛祖是不会怪你们的,寺庙的存在就是于困境中救助百姓,普度众生。” 法师的谆谆教诲对李国深的影响非常大,这也成了他一生都为之践行的理念。 抗战胜利后,早已受戒皈依的李国深,进入镇江的焦山佛学院认真钻研佛学,一年后进入南京的华藏寺弘扬佛法。 在此期间,他无意间看到了一幅星云图,对为世界带来光明的星辰很有感触。 他认为,佛就像是太空中璀璨的星辰,为这多舛世界和芸芸众生带来了光明及希望。 正因如此,他将法号改为了“星云”,以此立志,表达了心中的志向。 时间一晃到了1949年,他跟随一支僧侣救护队兜兜转转到了台湾,在桃园的圆光寺站稳脚跟后便四处游历宣扬佛法。 不过,由于星云大师太关注民生疾苦,总是在劳苦大众中间行走。 从弘扬佛法的角度来说,他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但这样的亲民举动却让当局很是忌惮,怀疑他动机不纯,身上肯定肩负着某种任务。 于是,当局宁可错杀也不放过,把星云大师关进了监狱里。 无端被捕,却没能动摇星云大师的信念,在监狱里仍旧气定神闲,在恶劣的环境中像没事人一样打坐诵经。 后来在一众大师的担保下,他才重获自由,并前往台湾中部的一座大山里清修。 短短25天,他从狱中出来时已是瘦骨嶙峋,但却没有一丝怨愤,在人迹罕至、物资匮乏的大山里深刻总结了佛学心得。 在此后的几年里,他游走于台湾中部的各个乡镇宣扬佛法,名声也在当地不胫而走。 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弟子越来越多,他通过化缘的方式筹集善款,在高雄买下了一片荒地修筑庙宇。 由于庙宇周围的地理地貌,酷似围绕着花蕊的莲花瓣,因此他将庙宇所在的小山命名为“佛光山”。 佛光寺的修建历时十余年,所需的资金、物料,都是星云大师带领一众弟子化缘得来的,期间还得到了“台湾四公子”之一、陈诚之子陈履安的慷慨相助。 也是在陈履安的帮助下,星云大师在弘扬佛法期间,才没有继续受到当局的针对和打压。 在很多事情上,星云大师都有很清晰的定位和主见,比如致力揭露日寇侵略者的战争罪行、坚定两岸是一家人、坚决为民生谋福祉等等。 “舍利子并非佛教的核心,重要的是佛法传承和实践。”也是他身体力行的主张之一。 以至于他在圆寂前夕,再次跟弟子们强调了自己的遗愿:不要火化,丧事从简。 只可惜,他的子弟们不仅没有遵守大师的遗愿,还不知道从哪里搞出来25颗玻璃珠子一样的“舍利子”。 或许这就是弟子与大师的不同吧,弟子的执念是“舍利子”精神,而师父则认为传承与实践更为重要,其他都是虚妄。
1938年12月,日军将南京隆昌寺团团围住,正打算火烧大殿时,住持妙柔大师却很淡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