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9月,北平市西直门。地下党员李才在西直门边上不远处的一个茶摊前面,看似悠闲的喝着茶,实则警惕的观察着四周。西直门此时盘查的很是严密,城门口不但有平时守卫的保警总队的警察,而且还在两边还增添了不少的宪兵。李才在等待,他在等待刘致祥即将送来的电台。 1946年9月那会儿,国共两党已经打起来了。北平这地儿,国民党管得紧紧的,到处都是守卫。为了得到些重要消息,咱们地下党打算在北平偷偷建个电台,好把关键信息送回咱们的根据地。李才,他是个老练的地下党员了,这次他接到任务,得悄悄进北平办事。 那天天气挺好,秋高气爽,太阳照在西直门城楼上,街边的小茶摊上冒着热气。李才就坐在那儿,表面上是悠闲地喝着茶,其实他心里跟明镜似的,眼睛跟刀子一样,不停地往四周瞅。他紧张得很,因为今天刘致祥要把电台运进城来。西直门这儿查得可严了,不光有保警总队的警察,还有宪兵站岗,那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李才,本名张友恒,河北昌黎人,1936年就加入了红军,还成了一名党员。他后来去莫斯科学了无线电技术,回国后就在延安社会部管起了电台。这次,他有个大任务:得在北平悄悄建个电台,还得保证情报能安全传到平西情报站,最后到达延安。 刘致祥的家在北京城里,电台呢,是由妙峰山交通站的同志武装护送,到了西郊东埠头村刘致祥舅舅家。他们俩合计了一番,制定了个详细的计划。没过多久,李才就看见刘致祥提着个装电台的皮箱出现在了城门口。 “站住!你干什么的?”一个宪兵把刘致祥给拦住了。那宪兵说要开箱检查,可刘致祥一点不慌,沉着地说:“这箱子是科长锁的,里面装的都是重要文件,我可不能随便开。”宪兵听了,态度缓和了点,但还是说要查。刘致祥就拿出个小本子晃了晃,说他也是市党部的人,耽误了送件,那后果可不堪设想。这时候,李把茶碗一放,迈开大步就往城门那边走,假装碰巧遇见了刘致祥。“哟,你怎么还在这儿晃悠呢?不是说八点半前得赶到市党部嘛?”他装出一副吃惊的样子问。刘致祥回答说:“被宪兵给拦住了,这下怕是要耽误事儿了!”李一听,立马扯开嗓子,冲着宪兵就吼:“你还不赶紧放行!耽误了科长的事儿,你担当得起吗?” 宪兵一看李穿着一身笔挺的西装,还戴着党徽,那架势可唬人了,一下子就慌了手脚,连声道歉,赶紧摆手让刘致祥过去。刘致祥顺利地出了城门,李则悄悄地跟在他后面,来到了一家旅馆前。那儿已经停着一辆雪佛兰轿车了,是李的老朋友敖朔鹏的车。刘致祥把电台搬上车,车子嗖的一下就开走了,一眨眼就没了影儿。
1946年9月,北平市西直门。地下党员李才在西直门边上不远处的一个茶摊前面,看似
幽谷静无息
2025-04-16 18:23:26
0
阅读: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