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周总理决定让张樾丞篆刻开国大印。可没想到,事成之后,张樾丞还留了手绝

彩云飘悠念君归 2025-04-16 18:54:10

1949年,周总理决定让张樾丞篆刻开国大印。可没想到,事成之后,张樾丞还留了手绝活,给国印做了一个“留边”,保证制作过程中的所有工匠都拿不到印样。 开国大印,应当与国同生,其意义不言而喻,关乎国家大事,周总理也十分重视,委托相关人士办理。 这个任务一经派发,便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几乎很多人,第一时间都想到了一个人,那便是“治印”大师张樾丞。 他曾经为许多北洋政府中的高层治印,经验丰富并且技艺精湛,正是因为他的名气和手艺,其治印已经成为了可遇不可求的宝贝。 正是因为这样的人才受众人追捧,所以,相关人员很快就找到了他接洽此事。 能为新中国治印,这也是一份至高无上的荣耀,他很快就应下了此事。 而周总理在听到他的名字之后,也十分满意的表达了赞许和认可,有了这样的肯定,对张樾丞来说也是一种“畅通”。 张樾丞此时的身体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他的精神头还是很足,对他来说,一生中最荣耀的不是曾经为那些个社会名流或者权力高层治印,而是这一次。 他前半生殚精竭虑,努力学艺,为的也正是这一刻,他终于能够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了,所以,在设计图样的时候,手都在微微颤抖。 他本出身贫苦,但是不服输的性格让他在年少之时,就去刻字铺学艺,那份时候,学艺是很苦的,挨骂受打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过不了这一关,他就别想有所成。 但这些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四年之后,他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不仅自己开了一家店,甚至还因为手艺绝佳吸引很多名人关注。 其中就有梁启超,这一次刻字正是他事业的一大转折点,名气因此打开,生意纷沓而至。 就连溥仪也曾经邀他治印,印章小巧精致,让一些皇亲贵胄看了也啧啧称奇。 而他在成名之后,也没有忘记自己来时的路,他出身不好,也同样心系底层人民,经常救济难民,而在他的店中,从来就没有见过所谓的“繁文缛节”,众生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可想而知,在新中国即将成立之时,他的心情有多激动,而且,他在治印之外,还有一项附加技能,那便是刻铜印。 所以,在所有业界能人开会的时候,大家都将目光放在他身上,要说这个任务肯定人人都想接,但是,能力上,张樾丞的确让众人心服口服。 此后,张樾丞披星戴月的查找资料寻找灵感,他清楚,这一次的印章,一定要与众不同,能体现新中国的“新”字。 皇天不负有心人,他的四张印样很快就应运而生,而他也拿着这些作品,志得意满的交到了领导人的手中。 毛主席看到“宋体印样”之后,非常喜欢,点头说好,实际上,这是主席贴合大众的选择,因为所有字样中,只有宋体是最易看懂的。 接下来,刻字就是最重要的,国印不容有错,因此,他力求完美,精益求精的完成。 但是,在制作完成后,他还细心的留了一个小设计,这个设计十分精妙,一般人肉眼是很难观察到的。 那就是印章四周并不平,而是有略微的突出,这个设计寓意有二,其一,到了启用之时磨平,寓意着那一天正式诞生,其二,是防止有小人偷盗图样。 如今,这枚大印已经是国家的“国宝”,有了这样特殊贡献的张樾丞极其后人都十分低调,一直扎根治印界,孜孜不倦的钻研,并不为外界的名利遮望眼。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张樾丞

0 阅读:1004

猜你喜欢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

彩云飘悠念君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