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周养浩息烽监狱长把一女囚叫到办公室里,嬉皮笑脸着一边解衣服扣子,一边向女囚扑了过去。谁知几天后,每到晚上,监狱长就又跪又拜:“张露萍姑奶奶,我错了,求求你,放过我吧!” 周养浩,1906年出生在浙江江山县一个普通农家。家里不算有钱,但父亲是个武秀才,还当过营部稽查官,对这个儿子期望挺高。小时候,他听着父亲讲兵法和地方轶事,脑子挺灵光。1918年,13岁的他考进浙江省立衢州第八中学,后来在乡下小学教过书。可他嫌日子太平淡,1933年投身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处”,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在军统里,周养浩靠着细腻的手腕和狠劲混得风生水起。外表儒雅,说话带点书卷气,但心肠硬得很。有人背地里说他“笑里藏刀”,翻脸比翻书快。1941年,他被派到贵州,接管息烽监狱,成了那里的头头,管着几百号政治犯。 息烽监狱是个能关400人的地方,里面关过罗世文、车耀先、张露萍这些硬骨头。前任监狱长何子正是个出了名的酷吏,管的时候,进去的人基本没几个能活着出来。后来舆论骂得凶,国民党把他撤了,换上周养浩。 周养浩上任后搞了个“怀柔政策”,给犯人松了镣铐,伙食稍微好点,还让大家搞搞体育活动,甚至能随便走动。死亡率降了些,蒋介石来视察时还夸他比何子正强。可这都是表面功夫,他私底下照样下狠手,对不听话的犯人该打就打,该杀就杀,眼都不眨一下。 张露萍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共产主义战士,因为抗日被抓进息烽监狱。她有才华,监狱里办晚会,她演过抗日女英雄的话剧,囚犯和狱卒都佩服她。1941年那天,周养浩把她叫到办公室,心怀不轨。 他一边嬉皮笑脸,一边解衣服扣子,朝张露萍走过去。可张露萍不是好惹的,她眼神冷得像刀,站那儿一动不动。周养浩见她不怕,还想再靠近,结果她从袖子里掏出块碎瓷片,抵住自己脖子,摆明了要拼个鱼死网破。周养浩怂了,知道她是真不怕死,只能骂骂咧咧地走了。 没几天,张露萍在皖南事变后被枪决。行刑时,她中了弹还不倒,硬是站着骂敌人,直到好几枪打中胸口才倒下。她的死震撼了所有人,监狱里传开了,说她死得太硬气,怕是魂儿不散。 张露萍死后,监狱里开始流传她“冤魂不散”的说法。有人说晚上听见怪声,有人说看见过影子。这些话传到周养浩耳朵里,他本来就因为觊觎张露萍心虚,现在更是慌得不行。夜里睡不好,经常被噩梦吓醒,满头大汗。终于有一天晚上,他披着衣服跪在地上,低声求饶:“张露萍姑奶奶,我错了,求你放过我!”狱卒们听说了,都在背地里笑,说他这是活该。 周养浩怕成这样,其实是他自己心虚。他外表装得斯文,可干的坏事太多,良心早不安了。这不就是老话说的“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吗?他怕的不是鬼,是自己的罪。 1949年,国民党垮了,周养浩在昆明被抓,送进功德林监狱。他仗着读过法律系,审讯时总觉得自己能说会道,振振有词地推卸责任,说自己是奉命行事。可监狱里他也不老实。有次听说沈醉在供词里揭他老底,他气得抄起小板凳就朝沈醉头上砸,嘴里骂着脏话。幸亏宋希濂拦得快,才没出大事。后来徐远举也帮他说话,三人吵得不可开交。 在功德林,他过得挺憋屈。爱唱老歌,像《金陵怀古》啊《苏武牧羊》啊,狱友说他缅怀旧主,又说他死不悔改。他性子倔,改造态度差,别人早早放了,像宋希濂、沈醉都走了,他硬是熬到1975年才出狱。 周养浩这辈子,从乡下书生到军统特务,再到功德林的囚徒,走了一条歪路。在息烽监狱,他对张露萍起了歹心,结果把自己吓得半死,后来又在监狱里混了几十年,最后带着一身疲惫被特赦。他的故事听着让人唏嘘,但也挺解气。恶人总有恶报,他这辈子算是个活例子。
1943年,新四军活捉了国民党副总司令韩德勤,陈毅愁眉不展,想装作不认识放他走,
【5评论】【1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