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

戴梦维苏苏 2025-04-16 20:05:34

1940年,皮定均看上了女干部张烽,就让县长去说媒,张烽听说了县长的来意后,拒绝道:“他条件很好,但我不想嫁给他!” 1940年的涉县,正处于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这里是太行山区重要的抗日根据地,也是八路军与日军反复争夺的战略要地,就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土地上,一个感人至深的革命爱情故事悄然展开。 故事的女主角张烽,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年仅17岁就担任涉县妇救会主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为阵亡将士处理后事、安抚烈属、发放救济物资,目睹了太多年轻的军嫂一夜之间成为寡妇,这让年轻的张烽在心里立下誓言:"军人不嫁!" 而26岁的皮定均,已是战功赫赫的团长,在一次战后会议上,他一眼就被张烽的气质所吸引,当时的张烽身着灰布军装,英姿飒爽谈吐不凡,这个能文能武的姑娘,让皮定均第一次动了婚事的心思,于是就找来县长帮忙说媒。 然而,张烽的态度异常坚决,她对县长郑晶华说:"我每天都要去给烈士家属送抚恤金,看着那些寡妇以泪洗面的样子,我实在不敢想象自己有一天也会那样,"这番话道出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恐惧。 但皮定均并未就此放弃,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追求张烽,在战斗间隙写信在行军路上送水,在危险时刻保护,最特别的是有一次他写信出现错别字,张烽破天荒地没有退回,而是帮他改正了错字,这个细节让皮定均看到了希望。 1943年,经过三年的坚持,张烽终于被打动,她说:"我不是害怕苦和累,我是害怕生离死别,但现在我明白了,革命战争中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与其躲避不如勇敢面对。" 他们的婚礼极其简陋,连一壶酒都没有,只有简单的几个菜,但就是这样的婚礼,却成就了一段传奇的革命伉俪情缘。 婚后的生活并不轻松,1946年怀有身孕的张烽在突围时遭遇敌人追击,不幸早产失去了孩子,这次打击没有击垮他们,反而让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此后他们又生育了七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在战火中长大,成为了革命的新一代。 1976年,皮定均在一次空难中不幸遇难,张烽强忍悲痛,主动承担起抚养孩子的重担,她始终保持着军人家属的坚强,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她都在践行着对丈夫的承诺。 张烽的一生,从最初的"军人不嫁"到最后的"生死相守",诠释了一个革命军嫂的成长与担当,她不仅是一个贤妻良母,更是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革命爱情,不是互相拖累,而是相互成就。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和“点赞”,方便您下次看到更加精彩的内容,祝您生活愉快,感谢支持。 参考资料:《张烽与皮定均的婚姻故事》李华,人民出版社,2007年。

0 阅读:78

评论列表

路过

路过

4
2025-04-17 14:41

很感人的爱情故事

戴梦维苏苏

戴梦维苏苏

戴梦维苏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