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0月14日,面对镜头他留下了牺牲前的最后一张照片。身上挂满了20个手榴弹。而这20个手榴弹,成为了他英勇牺牲的见证。 1979年那会儿,中越边境那边可是热闹非凡,战火跟玩儿似的四处溜达。老话说得好:“国家有难,谁也别想躲懒。”就这么个乱糟糟的年代,一大票青年跟打了鸡血似的跑去当兵,一个个都想为家园出把力。魏文勇,那也是其中一员猛将。 魏文勇这哥们儿浑身挂着手榴弹的模样,活像过年挂鞭炮的松树。猫耳洞里的潮气把手榴弹铁皮都捂出锈斑,他愣是拿擦枪布给擦得锃亮。出发前炊事班给煮了锅红油面条,他吸溜得震天响,吃完抹着嘴说“阎王爷那儿可没辣椒”,逗得满洞子新兵蛋子直哆嗦——既怕死,又憋不住笑。 蓝剑B行动前夜,军长亲自拎着茅台来送行。魏文勇端着酒碗的手稳得像架着机枪,酒水洒在作战服上洇出暗红,跟后来中弹流的血一个色。突击队里有个娃娃脸的新兵,临上阵前把全家福塞他兜里:“班长要能活着,帮俺捎句话...”话没说完就被炮火声淹了,魏文勇把照片揣进贴身口袋,那个位置后来嵌着块炮弹皮。 冲上968高地那会儿,他身上的手榴弹跟下雹子似的往下砸。越南兵的火力点刚冒头,立马被炸成马蜂窝。有回弹片削掉他半只耳朵,他愣是捡起血糊糊的耳软骨塞裤兜:“留着当个念想”。最绝的是背着负伤战友撤退时,两腿都让弹片钻透了,还拖着人爬了三百多米,身后血印子拉得比铁路还直。 可谁想得到,这个能把军功章当糖豆发的狠人,军装底下揣着全家七口的烈士证。爹妈姐弟全折在战场,老家屋里就剩房梁上挂着的空相框。有回喝醉了跟指导员哭:“我这命早该在越南炸成灰,多活一天都是赚的!”结果真让他说着了——撤退时挨的那发炮弹,把二十岁的骨血洒在了边境线。 有人说这是英雄气概,细琢磨透着股悲凉。当年参战部队六成是新兵,好些人枪都没摸热乎就上了前线。魏文勇们拿命填的不仅是战壕,更是那个年代青黄不接的国防短板。他挂满手榴弹的造型看着威风,实则暴露了单兵火力不足的窘迫——但凡有个火箭筒,谁愿意当人肉轰炸机? 更扎心的是战后账本。魏文勇用命换回的高地,三年后中越又握手言和了。那些嵌在他墓碑里的弹片,倒成了时代转折的注脚。如今边境集市上,越南商贩操着广西口音卖红木筷子,不知可有人记得,当年有个挂满手榴弹的傻小子,为这道国界线流干了血。
一群志愿军战士在撤退时,猛然发现眼前这狭隘的小山谷里,竟突然出现成千上万头美军,
【4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