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是贵州省西北部的一座地级市,一直是黔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毕节市地处云贵高原之上,平均海拔大约为1600米,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冬天没有严寒,夏天没有酷暑,是一座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而且,毕节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特别的浓厚,一直是彝族、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世代生活居住的地方。 毕节市是中国近现代以来,脱贫攻坚的示范性城市。在过去,毕节地区因为交通闭塞、生态环境脆弱等原因,一直是中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到2014年,毕节市被列为了“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近来,随着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比如,马铃薯、中药材、茶叶等特色农产品,再加上旅游业的发展,在2020年,毕节市实现了全域脱贫。 关于毕节这个地名的来源,一直有两种说法,分别如下: 第一、彝族语言的音译。 元朝之前,毕节地区是当地土司政权管辖的地盘。彝族土司将这里称之为“比脐”,意思是“老虎出没的地方”。后来,随着汉族人大量的迁入,音译过来就是“毕节”。 第二、汉族语言寓意的说法。 公元1381年,也就是明朝洪武年间,明廷设立毕节卫,意思是“战争终结,和平已至”的意思,“毕”这个字的意思是结束,“节”这个字的意思是节制和安定。“毕节”这个地名,象征了明军平定大西南后,渴望对西南边疆和平治理的目标和决心。 最后总结一下,现在的毕节市,是一座集中了生态资源、民族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山岳城市。这里从明代的军事卫所,发展成现代化的城市,再成为中国脱贫攻坚的示范性城市。毕节市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贵州遵义道真县这阵子可出了件稀奇事儿!在奥陶纪白云岩山脉深处,工人们本来是想挖条
【8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