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耗的弹药以前都不敢想”,在准备打仗的,不止我军武直飞行员

国际瞭望塔台 2025-04-17 08:49:46

解放军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是全军第一支专业武装直升机部队,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第38集团军陆航团,完成过17次神舟飞船回收任务,也是首批完成维和任务的直升机分队。 不久前,这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陆军航空兵部队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有飞行员表示“现在每年的弹药消耗,攻击目标的性质、类别,以前都不敢想象”,可见解放军近年来实弹训练的强度之高,让这些见过大世面的优秀飞行员也为之震撼。

然而拿出准备打仗的架势来训练的,又何止我军武装直升机的飞行员们?远了不说,仅仅是2024年的两次“联合利剑”,以及刚落幕不久的“海峡雷霆-2025”,解放军陆海空军和火箭军全部实装实弹展开围岛演习,空军的轰-6K挂载鹰击-21升空,陆军的PHL-191远程箱式火箭炮对模拟高雄永安港天然气液化站的靶标,连发16枚高爆火箭弹......如此规模的实弹训练和演习,传达出的信号可不止是解放军全面备战这么简单。 实际上,有关陆军航空兵部队大力拓展实兵实弹演训也不是第一次了,去年12月《解放军报》报道中部战区陆军某旅时就提到过,如今院校教育“越来越贴近实战”,以前培养飞行员很少打实弹,如今不但学员飞行时长成倍增加,也大多都有打实弹的经验。 一名“00后”飞行员毕业不过2年,却已在全域作战任务中“身经百战”,还对记者表示,因为责任重大。时间紧迫,现实倒逼飞行员快速努力成长,以往新飞行员都是从最简单的课目开始练,现在一上来就是难度险度较高的科目。

还有飞行员骄傲地表示“平原、高原、海洋,我们都去过;无论全旅哪种机型,我们都能驾机作战”,另有飞行员则提到了重点,每年消耗的弹药数量、种类,目标的性质都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这种情况的出现不算很长,甚至一开始还有不少部队没能做到。2016年底,军委办公厅印发通报,表示对全军和武警部队28起违反军事训练制度规定的问题进行批评,特别指出有少数单位“不真训实训,对提高部队战斗力、推进实战化军事训练危害极大”;2017年,《解放军报》也少见地公开批评有些单位训练意识不够,训练量很低,弹药放过期了都不打。

考虑到之前长达十数年的惯性,部队出现惰怠的情况并不值得意外,好在从近几年的报道来看,全军都已开始将这种高强度的实兵实弹演训作为必要进行科目,这其中所反映出来的,首先就是让训练更加贴近实战。 过去部队有一句老话,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说的就是只有真打、多打,才能形成肌肉记忆,上了战场抬手就知道有没有,那么这种高强度实兵实弹演训,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现代战争模式虽然已经和过去大不相同,但战争原理还是一样的,神枪手要多练多打才能培养出来,如今依赖程度更高的技术兵种自然也一样,飞行员要把年训练小时数拔上来才能飞好,发射真导弹才能知道什么叫手感。 特别是那句“哪种机型都能驾机作战”,充分说明陆航旅的训练重点不仅在于提高飞行员训练小时和“玩真家伙”,也有意识地培养飞行员们多机种适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损失部分人员装备就整建制丧失战斗力的危险。

这条新闻若是登上国际版,可能对别的国家来说不算什么,对如今整深陷战斗力泥潭的美俄军队来说可能冲击最大,因为解放军如此大规模地实弹演训,意味着国防能力的根本也就是军工制造业能力,美俄可能都已无法与解放军相比。 训练弹药消耗量激增,不仅意味着军费充足,更意味着该国军工制造能力可以保证及时补充消耗,维持军队正常的战备物资库存。以最基础的155毫米榴弹为例,美国当前产量是80万发/年,2025年计划提高到120万发,但过于依赖全球供应链,注意这还是俄乌冲突打了三年,美国用了三年提高弹药产能的前提下;俄罗斯在转入战时经济体制后将各类炮弹产能提高到200万发/年,但受制裁影响还比较明显,依赖朝鲜、伊朗提供部分弹药。

而中国的155毫米炮弹年产能,部分美媒认为在500万发以上,还有300万发等数据,火箭弹等弹药的产能不详,大约数十万发。 严格来说,由于中国政府从未承认过相关数字的真伪,所以在弹药方面,以中国占到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工业规模和产能,究竟生产出多少来,真实数据或许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确切答案。 不过从解放军飞行员们的表态来看,“够用”就是最真实、最确实的答案,也是最让那些嚷嚷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群体,最恐惧和不安的答案。

0 阅读:1028

评论列表

我心飞扬

我心飞扬

1
2025-04-18 08:39

练为战[点赞]

国际瞭望塔台

国际瞭望塔台

站在塔台之上,俯瞰全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