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云正散步,一旧部忽来访。他惊问:你们怎么来昆明了?答:我们连夜进的城,白天睡觉,晚上待命。龙云暗叫不好,当即让自己的部队也待命,不料当晚龙云的住所就被人包围,随即枪声大作。 1945年9月,二战尾声,中国大军向越南北部挺进,展开了跨国军事行动。在卢汉的统一指挥下,20万官兵分数路向北挺进,1945年9月22日卢汉乘专机抵达河内嘉林机场,而9月28日在河内总部举行了盛大的受降仪式,接受日军投降。 不久后的1945年10月,国内政治格局也发生剧变。10月3日,国民党第五集团军发动军事政变,杜聿明将龙云挟持至重庆。紧接着,10月5日,龙云被迫离开昆明,卢汉接任云南省政府主席。同年11月,卢汉更是在越南接受日军投降后被任命为云南警备总司令。 1946年2月,何应钦命令卢汉指挥的滇军前往东北参与“剿共”行动。1946年3月至4月,卢汉指挥的部队在东北战场上活跃,但5月30日,滇军第60军第184师在辽宁海城爆发起义。 进入1946年下半年,国内政治动荡不安,内战渐趋激烈。7月至8月,卢汉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和安全威胁,特务机构频繁活动。这一时期,卢汉的政治立场和行动受到各方势力的密切关注。 1948年,卢汉在云南的政治影响力继续扩大。他任命了多位亲信担任关键职务,如谢崇文担任保安司令部副司令。此外,卢汉还通过与中共的秘密接触,试图寻找政治出路。 1949年,随着国共内战的深化,卢汉的政治角色愈加复杂。1月1日,朱德总司令发布命令。进入1949年后期,卢汉逐步向共产党靠拢,9月6日前往重庆与蒋介石会谈,但最终未能达成一致。 在1927年的中国历史中,龙云和胡若愚等人利用北伐战争的机会,成功推翻了云南当时的军阀唐继尧,自此龙云成为云南的实际控制者。为了巩固其权力,龙云选择与时局强者蒋介石建立联系,这一行动帮助他在1928年被任命为云南省主席,正式确立了其在省内的统治地位。 龙云在云南的统治并不平静,需要面对持续的内外挑战。与蒋介石的合作虽然在政治上有利,但两人在战略意图上并不完全一致。龙云在帮助国民政府参与中原大战和对红军的围剿中虽积极,却始终将云南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蒋介石过多的干预持保留态度。 随着1937年抗日战争的爆发,云南的地位愈发重要。一方面,中央政府加强对云南的控制力度,蒋介石甚至派遣中央军和特务进驻该省,增强中央对云南的直接影响力。另一方面,由于战争的需要,许多爱国人士和青年学生纷纷撤退到相对安全的云南,此外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也对云南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龙云的政治倾向逐渐向进步转变,他秘密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与中共地下组织建立了联系,支持民主运动,使得昆明成为了一时的“民主堡垒”。 在经济管理方面,龙云与蒋介石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尽管蒋介石强调将云南的财政资源纳入国家管理,但龙云通过操控税收和金融政策,努力保持云南的经济自主权。同时,尽管国民政府官方上推行“禁烟”,但龙云仍旧通过控制鸦片等特货的交易,为自己的政治和经济活动筹集资金。 军事上,龙云的自主意识同样强烈。在抗战初期,蒋介石为了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曾调动云南的滇军参与前线战斗,并在之后长时间未允许这些部队返回云南。1940年,随着日军侵入越南,龙云要求调回滇军以防御云南,但蒋介石仅同意有限的部队调回。到了1943年,蒋介石甚至在楚雄设立远征军司令部,进一步削弱龙云的军事控制权。 在1945年,随着日本军队的战局不断恶化,抗日战争即将步入尾声,蒋介石开始集中精力处理国内政治局势的稳定。特别是对于云南省的龙云问题,蒋介石认为必须在战后的国家统一中先行解决,以巩固国内的军事与政治力量。云南地方势力的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安全和边疆政策的执行。 在此背景下,蒋介石首先召见了第五集团军总司令兼昆明防守总司令杜聿明,与他进行了密谈。蒋介石向杜聿明表达了调整云南军政领导的紧迫性,提出了将龙云调至中央任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计划。他特别指出,由于担忧龙云可能不会服从中央的调令,因此需要在军事上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此项调整能够顺利执行。为此,蒋介石指示杜聿明必须控制昆明及其周边地区的国防工事,以确保在接到命令的同时迅速剥夺龙云的军事力量。 杜聿明对于这项任务表示了信心,认为通过合适的军事部署可以确保计划的实施。蒋介石在听到杜的回应后非常满意,并要求他立即返回昆明,开始各项准备工作。同时,蒋介石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指出一旦龙云及其亲信察觉到中央的意图,可能会采取不利于中央政府的措施。 在随后的几个月中,蒋介石又将处理龙云的任务扩展到了战区层面,他将这一任务告知了驻昆明的中国战区总司令何应钦。何应钦和杜聿明共同探讨了通过非武力手段解决龙云问题的可能性,包括劝其自动辞职。他们从5月到7月期间多次尝试通过龙云的亲信卢汉进行劝说,但均未取得进展。
龙云正散步,一旧部忽来访。他惊问:你们怎么来昆明了?答:我们连夜进的城,白天睡觉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吖
2025-04-17 08:53:09
0
阅读: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