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庐山会议上,当彭德怀因为一封信遭到批判的时候,不知道是否会想起他一年前批判萧克的事,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新中国成立后,因为向苏联一边倒,军队的一些制度和训练也要全面学习苏联,但是,到了50年代后期,形势却发生了转变,因为中国与苏联交恶,军队也开始全面整顿,掀起了反教条主义的运动。
当时,萧克负责的训练总监部,就是重点整顿的对象。
1958年2月,彭德怀让人给萧克送去一篇文章,批判当时军队中盛行的“正规化和现代化”口号,认为这个口号没有体现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在淡化我军的历史传统。
萧克看后,觉得这篇文章说得过于武断,就决定给彭德怀写一封信,说明自己的观点,认为这个口号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有些干部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所偏差,应该批判的是具体的执行工作,而不应该批判这个口号本身。
应该说,萧克给彭德怀写这封信是没有问题的,就像彭德怀在庐山会议时给毛主席写的那封信一样,都是实事求是的,但是,萧克也跟彭德怀一样,没有等到回信,却等到了批判的消息。
很快,军委就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萧克成为被批判的对象,他写的那封信,也成了他的一个“罪证”,任凭他如何申辩,都无济于事,最终被撤销了一切职务。
这些过程,跟彭老总一年后在庐山会议上的经历何其相似!
因此,当庐山会议结束后,彭老总可能也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的错误,专门委托自己的侄子彭启超去向萧克道歉,说:“1958年的事,让你们受苦了,对不起同志们啊!”
不过,因为当时的特殊环境,彭启超一直没有机会见到萧克,直到“文革”结束后,才终于找到了萧克将军,向他转达了彭老总的这句道歉。
萧克将军听后,淡然地说:“我早就对彭总没有怨气了,经过文化大革命,我对党内斗争也有了更多的认识,当时彭总的所作所为,是一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历史终将会恢复它的本来面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