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离谱!越南的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过亿,为啥越南还能出口大米?况且越南地形狭长多为山地高原,这么多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 根据越南粮食协会统计,截至到2024年11月15日,越南大米出口产量达到了805万吨,为越南创汇50.5亿美元。 前段时间,越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MARD)的数据显示,预计越南在2025年将出口大约750万吨以上大米,这些大米的产地主要是湄公河三角洲。 MARD向工业和贸易部提交的供需报告中显示,预计湄公河将种植378万公顷水稻,而产量可以达到惊人的2396万吨,这其中包括1508万吨商品大米,剩余的则是糙米。 越南,国土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相较于地大物博的中国,面积仅为三十分之一,为何越南能够出口大量的大米? 越南人口过亿,人口密度并不算小,自身需求也很可观,但却是全球第二大大米出口国,越南粮食协会的数据一公布,很多国家都暗暗吃惊。 光明网也曾发文《越南人口快亿了,地儿那么小,咋还卖大米呢?》,对此,不少看到文章的中国网友们也是满脸的疑惑,莫非,越南还有什么“超能力”不成? 越南,地形狭长,多为山地高原,这样的地形并不适合种植水稻,且不说产量的问题,水稻能不能存活都是“老大难”。 不过,越南也却是没有想过“逆天而行”,在这些高原、山地种植水稻,越南在气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更倾向于“顺势而为”。 越南的气候特点以及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热带季风气候特性,高温、多雨,年平均气温普遍在24℃以上,年降雨量大概在1500-2000毫米。 越南北部气温较低,季节明显,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而自北向南开始,气温逐渐升高,雨旱两季分明,5-10月为雨季,11月-4月为旱季。 合适的气候,充足的雨水,为越南种植水稻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水稻喜水,雨量充足的地带,水稻长势喜人,而且较为高产。 再加上,越南南部一年四季如春,让水稻能够更好的生长、成熟,这样一来,越南种植水稻的产量瞬间就上去了,而且是一年可以种植三季稻。 这一点,即便是中国的南方,种植水稻的地区,也无法与越南媲美,中国南方一年最多种植1-2季稻。 两相比较之下,越南水稻产量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气候以及雨水的原因之外,越南种植水稻,还有一个极为有利的因素。 越南所有占地面积加起来,只有33万平方公里,而平原的面积就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高达20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越南就是一个“天生”的农业国家。 更重要的一点是,越南国内的这些大面积平原几乎都是河流“冲”出来的平原,土壤肥沃不说,还有着天然的优势,随便将水稻往平原上一插秧,水稻就能存活,而且长势喜人。 单是湄公河三角洲那一块平原,面积就高达4.4万平方公里,占据了越南平原的近四分之一。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平原当中的重中之重,相比于中国的海南岛,都有过之而无不及,而且土壤肥厚,对于种植在那里的水稻,几乎不需要任何打理,都能够生机勃勃。 越南的这些平原地带,无疑是种植水稻的“VIP”包厢,再加上,越南十分重视农业发展,提供了不少高科技,使得越南的水稻产量愈发喜人。 越南经济来源放在第一位的便是农业,而水稻便是越南大力发展的农作物,也算是因地制宜,将劣势转为优势了。 越南盛产的水稻,不仅可以满足越南群众的日常所需,还有不少的余量,而这些余量就被当成“商品”倾销到一众国家。 越南盛产的大米,每年大约有150-200万吨都出口到了菲律宾,菲律宾地形崎岖,耕地面积有限,但人口破亿,每年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基于这些原因,菲律宾成为了越南出口大米的大客户。 除了菲律宾之外,越南大米出口国家众多,当然,也包括中国,中国进口越南大米,并不是因为国内盛产的大米不够吃,而是为了让中国群众换换口味,“尝个鲜”罢了。 对此,你们怎么看?
有点离谱!越南的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十分之一,人口过亿,为啥越南还能出口大米?况且越
红尘墨色染
2025-04-17 11:25: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