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中欧达成共识,但中国输欧电动车不能低于29万!因为欧洲超半数的人表示自己不会买超过3.5万欧元的汽车,这也就是说欧盟用这个政策,让中国不能直接接入欧洲主流的车市场。 与其将这件事称为达成共识,倒不如说是欧盟国家认清了现实,因为随着中资电动车企业的崛起,欧盟曾试图通过对中资电动车征收35%的关税来遏制其进入欧洲市场,但这一措施似乎并未产生预期效果。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在欧洲市场上那些被加征关税的电动车依旧畅销,这也表明,中资电动车企业似乎并未把欧盟的关税当回事,甚至可以说,已经不再畏惧这一壁垒。 现如今,欧盟和中国要一起探讨设置中国电动车的最低价格机制,这就相当于要代替之前搞的加征关税那套。这一转折背后,是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税(最高35.3%)实施半年来的惨痛教训。 并且在促成这一共识时,特朗普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他的一招“对等关税”,直接让正在遭受关税政策反噬的欧盟认清现实,突然意识到中国的重要性。提出“最低售价替代关税”方案,既避免中欧贸易战升级,又能借助中国产业链加速绿色转型,一举两得。 但有一点值得注意,在该政策之下,看似避免了关税战,实则暗藏玄机。根据协议,中国电动车企业需遵守“最低售价”承诺,这相当于变相剥夺了中国品牌最核心的价格竞争力。 欧洲市场主流电动车售价普遍在3万欧元以上,而中国品牌若想避开高关税就必须维持高价,这就导致比亚迪、蔚来等车企难以用性价比策略打开市场。 更关键的是,协议限制了中国车企在欧洲本土化生产的灵活性,因为即便在当地建厂,只要使用中国电池等核心部件仍会触发关税。这种“软壁垒”使得中国电动车只能以高端小众形象存在,难以冲击大众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欧洲表面上放弃关税手段,实则通过规则设计将中国车企锁死在特定赛道,这种“阳谋”比直接加税更隐蔽也更难破解。 对此,大家怎么看? (参考信源:新浪财经)
4月11日,中欧达成共识,但中国输欧电动车不能低于29万!因为欧洲超半数的人表示
童话世界梦幻岛
2025-04-17 12:47:44
0
阅读:1